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啊。回去,坐牛车回去。二百里地啊?”
“啊,家军哥,我们这样回去,省路费。”妹妹笑着说道。
“啊,是,一个人坐客车两块二,五个人就是十一块。这样能省十一块钱。可是,娘啊,二百多里啊。这牛车一天走不到啊?”
“走不到?我知道一天走不到。我们今个走这一个白天,牛,到哪累了,我们就叫歇一歇,这路旁,有的是青草,我们再叫牛吃点草。牛吃完青草了,道旁壕沟里有水,就叫牛喝点水,我们就接着走呗。”
“一天一宿就到了,家军哥。上回我来就是一天一宿。”老弟喊道。
我听俺娘说的,心里酸酸的。我说,爹,娘,又辛苦你们了。俺爹听了,笑着说:咿,辛苦,啥叫辛苦啊?你是庄稼人,说啥辛苦啊。“俺娘听了,说,不苦不苦,快赶这老牛走吧。这比你当马路军,打日本,抬担架,一会跑十几里强多了。”
车走了,一个老牛拉着车走了。车都走出去一二十米远了,六弟弟家海站在牛车上想起来喊上了,我上学,那事?他喊着,向我挥着手。我喊着:明白。
望着牛车渐渐远去,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六弟弟解决上学的事。日子一天天过去,快到开学的时候了,县进修学校,开教研观摩会,全县中学语文老师都来了,进修学校安排我我给讲课。二中王成林校长也来了。我想好啊,中午找时间去他家找他,正好,上午观摩,下午讨论,中午,有闲时间,有几个老师也说上王校长,我说我也去。
我们来了,大家到了王校长家。都捧着唠,都说王校长有才华。我去时,提前给我们的校长说了,我说咱到老校长那,我求校长,你帮我说说啊。老纪说没问题,你弟弟只差一分,再说了你弟弟上学转学带来的诸多困难。咱一说,王校长肯定能给个面子。不行,咱你给他送点礼。秋天,学校各班级捡柴火的时候,你给他弄一车大柈子。
大家在王校长家说了一会话,都陆陆续续往外走了。那个时代都住平房吗?大家走,王校长送,大家看着王校长家的小圆子,看啥夸啥,看到菜,夸王校长会种菜,看到花,说王校长还会养殖花卉。我也紧的捧,故意走在后面。我们的校长,回头瞅瞅,我给老纪点一下头,老纪说:“王校长,可真的,我差不点给忘了,马老师还有个事,求你。”我说是啊,你是浓阳中心校的老校长。我到海阳学校你调走了。但你德高望重啊,我们都认信你是我们的老校长。今天有个事求老校长。我的弟弟这回中考,录取二中就差一分。我一说,老纪紧得给解释没考好的原因。
“不行,不行。名额有限,差一分,差半分也不行。”我看他说不行,我说校长,这来观摩,刚才来你家的人多,我想给你买点啥,拿着不方便。改天的吧。老纪听我这样说,赶快打圆场。说,我家人多,等着过一段,学校捡木头,打柈子,马老师说给你弄一车柈子。“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没有名额。”
“啊,王校长,名额,我自己找。这回我们学校考上12名,我知道现在有4名学生不来了。这4个学生说了,家境困难,就是上完高中,也考不上大学。”
“那也不行,宁可学校缺学生,我也不破格,降低分数段。”“啊,好,好好好。”
我和老纪为六弟弟求学,找王校长,碰一鼻子灰。走出王校长家。哭笑不得。我们走在路上,老纪说,不找他好了,开学的时候,找个学校转出去,上学去。现在有很多学生都转到佳木斯,哈尔滨学校上学去了。
“我知道,人家转出去的,都是有钱的,咱不是没钱吗?”
时间是1982年9月1号了,各学校都开学了。我们浓阳学校也开学了。开学我就上班呗。我上班,六弟弟想上高中走的时候,站在牛车上,喊着我要上学,向我挥手的场景,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今天,是开学一周了。我已经上完第二节课了。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响了,叮铃铃,叮铃铃铃。老校长纪拿起电话,问那里。电话里说,我是教育局,招生办,纪校长问什么事?电话里说:今年县一中,改为职业高中,现在招生,就在本届中考,没考上二中学生里招,招两个班,一个班是吃供应粮,是城镇户口的;学期二年,毕业,县里按着工人给分配。另一个班是农村户口的,招上来,学技术,学期也是二年。毕业回农村。我听得清楚的。纪校长回答。没有没有。是城镇户口的,吃供应粮的,一个没有。是农村户口的,人家不能去上。电话里问,能没有吗?你们学校老师的子女,还有你们公社各机关的子女。纪新校长说没有,老师的子女都不是城镇活口,都不吃供应粮。公社机关的子女可意没有合格的。
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