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蓉和卢源作为双方前期的谈判代表,相继陈述了这段时间的谈判结果。
当然了,在真正的正主出面之前,谈的也都是一些细节问题,今天李学健亲自登场,重头戏才开场。
“魏书记,在商言商,帮助家乡的发展,我是义不容辞的,但是,在利益分配,以及后续的管理经营等方面,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次卢源去李家台子,李学健已经就政策上的问题,和卢源有过一次交流。
对目前国内的投资环境,李学健也有了一些了解。
说心里话,对于国内的外资环境,李学健的心里是存在一些顾虑的。
比如,外资的持股比例,只有建议权,不享有决策权,这些在李学健看来,完全不合理。
商人投资是为了赚取利润,可现在的情况却是钱投进来以后,后续好像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当然,也不能说是没有关系,毕竟持有股份,还能参与分红。
可目前化肥厂的情况,如果继续以前的经营模式,别说赚钱了,不继续往里面搭钱就不错了。
李学健一上来就直接抛出了这两个核心问题,魏红星这边也是早有准备。
拿政策来说事肯定是不行了,李学健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在商言商”,摆明了不吃这一套。
这些天,他们也一直在探讨,在不违反政策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当时化肥厂的领导班子态度很强硬,可如今厂子的现状是明摆着的,再没有转机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停产了,到时候这几千个家庭怎么办?
难道要把这个包袱甩给政府?
其实早在杜树平在任的时候,就曾计划引入东瀛的某家资本。
当时已经进入了谈判的最后阶段,可还是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双方没有谈拢,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这一次,坚决不能错过。
为此,市委牵头成立了一个大化肥项目组,魏红星亲自挂帅,化肥厂的领导班子只能参与,不享有最终的决策权。
“李先生有什么想法,尽可以提出来,双方坐在这里就是为了谈,只有消除分歧,才能达成共识。”
李学健点了点头,示意李蓉蓉可以继续了。
“关于未来企业的持股比例,在贵方提出的30%基础之上,我方要求增加到49%,并且,未来我方享有继续注资,增加持股比例的权利!”
“另外在以后对化肥厂的经营管理中,我方要求享有和贵方对等的经营权,以及最终的决策权。”
“第三……”
李蓉蓉连续开出了十几条要求,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全都涵盖其中。
魏红星不动声色,可化肥厂的领导班子却坐不住了。
要不是魏红星在现场压着,只怕早就提出反对意见了。
但此刻也只能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不过看他们的反应就知道,李蓉蓉提出的这些条件,每一条都在戳他们的肺管子。
“魏书记,这就是我方的要求,提出这些要求也是为了保证我方的利益,贵方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