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三百零九章 老子的刀已经按捺不住了

第三百零九章 老子的刀已经按捺不住了(1/2)

    王作先和卢源找过来的时候,李天明刚洗了澡准备睡觉,广州这两天一直在下雨,感觉潮乎乎的,人在外面转上一圈,衣服都能粘在身上。

    听人说,他们来的时间还算好的,早来了遇上回南天,来晚了就是梅雨季,那时候,外地人到广州,简直就是受罪。

    李天明现在每天两个澡,睡醒洗一遍,睡觉前还要洗一遍,就算没热水,用凉水也得冲。

    可就算这样,还是感觉快发霉了,咯吱窝底下都快长狗尿苔了。

    “王主任,卢局长,这么快开完会了?”

    将两人迎了进来,刘秘书很有眼色地去倒了茶送过来。

    因为准备工作上的疏忽,王作先虽然没明说,但是对刘秘书的工作能力明显十分不满意。

    对此,刘秘书也委屈得很,他是第一次跟团参加广交会,在此之前,连广交会是干啥的都不知道。

    可领导不满意了,他只能尽力补救。

    这些天也没少向李天明讨教。

    “刚才在苏明泽的屋里见到了上海的商贸局局长王长江!”

    李天明刚要把烟递过去,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

    “告状去了?”

    王作先闻言笑道:“怎么样?我就说了,这小子不用粘上毛,比猴都精。”

    这话说的,听着咋不像是在夸人呢?

    “既然知道他是去告状的,你也应该能猜到,和华生合作的事不太可能了。”

    李天明倒是并不慌,本来之前就是顺嘴提了一句。

    哪能把希望都压在别人的身上。

    能成最好,不成也无所谓。

    甭管干什么,人还是要靠自己。

    “成不成的,咱们不是已经有了预案嘛!”

    王作先点点头:“打铁还需自身硬,电风扇厂的事,要抓紧时间操办起来。”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王作先也在看李天明的反应。

    海城如果有了国营的电风扇厂,到时候受影响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家台子。

    “你们村的产能最多能达到多少?”

    李天明心里早就有了数,之前也和王作先说过。

    “八万,这已经是极限了!”

    当初要建电风扇厂的时候,李天明并没把出口计算在内。

    八万……

    王作先沉默了片刻,又看向了卢源。

    “现在出口的订单,咱们接了多少?”

    “十六万台!”

    合同都是卢源签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还差着一半呢!”

    李天明没把之前物资局下给李家台子的订单计算在内。

    要是算上这部分的话,产能差得更多。

    合同签了,现在却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真要像王长江说的那样,无法按时交货,涉及到违约的话,海城可就成笑话了。

    不对!

    说不定,王长江已经准备好了要摘桃子。

    等着他们交不了货,到时候,直接用华生的产品顶上。

    “小刘,你记一下,明天通知马局长,让他给家里打电话,电风扇厂的筹建工作立刻开始,最多一个月,我要看到一条完整的电风扇生产线!”

    刘秘书连忙应了一声,拿出笔记本郑重地将这件事记下。

    “王主任,咱们的展期还有五天呢,往后咱们还接订单吗?”

    卢源的话给王作先提了醒,现在的订单完成起来,已经很吃力了,如果继续接的话……

    王作先没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李天明。

    通过李天明这些天的表现,王作先对他的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小子绝对不只是个普通的农民那么简单。

    可之前也曾调查过李天明的社会关系,以及之前的经历。

    在18岁以前,李天明都没离开过永河县。

    至于海外关系更是扯淡。

    李家台子去年死的那个地主李老六据说有个儿子在外面,可是人家走的时候,李天明还没出生呢。

    偏偏这小子懂得特别多,像什么专利,还有独家经销权之类的。

    如果不是李天明在第一天就选择主动出击的话,说不定海城到现在还没开张呢。

    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那么,李天明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让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难道真的因为当初未婚妻逃婚,受了刺激?

    要是这样的话,王作先都想去谢谢那位叫杜鹃的女同志了。

    “天明,你怎么看?”

    “接,但也要考虑到我们的生产能力。”

    李家台子的工厂目前最大产能也就是八万台了,未来海城要建的电风扇厂有多大的产能,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关键要看配件能否供应得上。

    巧媳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配件的供应量不足,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