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二百三十章 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百三十章 姜还是老的辣(1/2)

    “都轻着点儿,纸盒子也别磕坏了。”

    今天是交货的日子,全村人都过来看热闹了。

    电风扇厂的第一批产品,承载着的是乡亲们的希望。

    不光李家台子,临近几个村也来了不少人。

    只不过,他们的心情就不一样了,羡慕、嫉妒,至于恨,那也是恨他们原先的村主任。

    明明李学国想让李家台子带着他们一起干,就因为那些陈年旧怨,现如今只剩下了眼热。

    “李家台子这回又能赚不少钱。”

    “还用得着说,这可是那个……电风扇,我听说一台老贵了。”

    “贵有啥用,也不一定卖得出去,要是全砸手里,有他们哭的时候。”

    “说啥呢,我看你就是眼红,见不得人家好。”

    “你不眼红,说这屁话有啥用,人家也不带你们一起干。”

    这些外村人心里想的啥,李家台子的乡亲们都知道。

    眼红有啥用?

    谁让你们村里没能人呢。

    此刻,李家台子的能人,正和市物资局来的领导清点数量。

    “没错,5000台。”

    说着,把开好的证明,给了李天明。

    李天明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把证明给了天生收好。

    出发!

    李天明和天生这次也要跟着一起去,不光是为了结尾款,也想去看看,第一批电风扇投入市场之后的反应如何。

    “三婶儿,四婶儿,家里多照应着点儿。”

    “还用你说,今个我搬过去,明天你三婶儿陪着,家里有我们呢,你就放心吧!”

    宋晓雨再有半个月就要临盆了,这时候李天明还要去海城,心里实在不踏实。

    可是不去又不行,这是厂里出的第一批货,市场反应如何?

    李天明必须亲眼看着才行。

    “放心吧,就算提前发动也没事,三婶儿接生了那么多个,还不手拿把掐的。”

    平时村里有人生孩子,都是石淑玲帮着接生的。

    这年头,农村生孩子都是在家里,李天明倒是想送宋晓雨去县里的医院,可那边根本就不接收。

    如果送镇卫生院,那里的条件……

    还不如在家里呢。

    宋晓雨今天也来了。

    “不用担心我,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到了海城的物资局,卸车的时候,王作先也带着人过来了。

    “王主任!”

    “怎么样?质量当面没问题吧?”

    李天明忙道:“您放心,肯定没问题,就是……”

    王作先知道李天明想说什么。

    “你上次和我提的那个地方保护,我们研究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太可行。”

    李天明听了,心顿时往下一沉。

    他们的电风扇就算是有再多的好处,可要是老百姓不认,也照样没辙。

    等到华生生产出同类型的电风扇之后,哪还有睡莲的活路。

    “你也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

    王作先说着,朝身旁的秘书伸手,秘书立刻从包里拿出一张小纸条。

    “你看看这个。”

    啥东西啊?

    李天明面露疑惑,等看清了那张纸条上写的内容……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这是一张票证,具体来说就是睡莲牌电风扇的凭购证。

    【持此票据,可购买睡莲牌电风扇一台。】

    “你说的地方保护,市革委的很多同志认为违背了全国一盘棋的现行政策,如果海城这么搞的话,很容易引起其他兄弟城市的效仿。”

    海城可以施行地方保护,别的城市自然也能有样学样。

    一开始还只是禁止外地产品进入,到最后很有可能演变成,禁止本地产品外流。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全都乱套了。

    整个市场流通都要受影响。

    而作为第一个施行该政策的海城,肯定要背锅。

    想到此处,李天明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到底还是有局限性,眼光不够长远,看待问题也不够全面。

    “王主任,是我把问题看的太简单了。”

    王作先摆了摆手。

    “这也不能怪你,我们所有人现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过河,慢慢来,不着急,你觉得这个票……怎么样?”

    还能如何,简直绝了。

    现在市面上的商品,绝大部分都要凭票购买,有的是专用票证,有的是工业券。

    购买电风扇就需要工业券,可工业券的发行量非常少。

    拿海城来说,20块钱的工资,才发一张工业券。

    想要攒够买一台电风扇的工业券,普通工人需要好几个月。

    对于那些需要购买电风扇的家庭,如果能有一张专用票证的话,可就省事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