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楚兵 > 第800章 东漳渡

第800章 东漳渡(1/2)

    赵元始二年,七月。

    梁赵河北之战,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曾势如破竹的宋国宁则、齐王南野,遭到了赵帝周云精锐骑兵的强势打击。

    武川雄主周云,东征高句丽的归来,

    虽然行宫龙驾尚在幽易之地,但数支先锋虎狼,奔袭而去,已经撕咬上了宋齐两国的血肉。

    在吕公庄、在韩县、在巨鹿泽、在渤海……等等,

    程伴先、许阿敏、严庄等北疆少年子弟,骁勇善战。

    骑二营名将李泰、十二营猛将上官定方,则是直接袭击了宋国跟齐国的主力。

    但令天下群雄不可置信的是,步骑完整,兵马众多的宋齐大军,

    在赵军狼骑面前,似乎显得异常弱小。

    无论是拥有梁国第一勇士萧盖的宋军,还是在平原、乐陵所向披靡的齐军,皆是一败涂地。

    如此多番打击下,河北赵军,势如破竹,战线短时间内,推进速度极快。

    河北战场,军神周云对赵军的作用,是肉眼可见的。

    赵军三十余万兵马,迅速重新调整,形成了左朱雀右玄武,赵帝在中央的推进阵型。

    南征元帅李保降职为赵军西线都督。

    率领朱雀军及赵国北疆子弟,负责高邑、洺州、邢州、邺城一线的战事。

    玄武将军杨延,则率领东线主力军,负责渤海、平原、乐陵一线的战局。

    赵帝周云,率领六营帝军,坐镇河北中路,进可南下,退可随时支援两线赵军。

    战场上,赵军一支支精锐骑兵发难,宛如尖刀,插进了宋军、齐军的后腰。

    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宋国跟齐国,在河北劫掠的大量财富、人口,

    除黄河沿线外,其他都无法带走了。

    这些饱受屠戮残害的河北之民,尤其是河北权贵,再一次面对摊丁入亩,十七斩、二十三法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接受。

    见识了地狱,方知道法度与秩序,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冀州民情的变化,为赵国后续治理河北,发展河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朱雀将军李保兵败,到底是巧合,还是赵帝周云有意为之,

    成了赵元始二年,历史永远的谜题。

    人们只知道,自赵帝周云抵达河北后,

    短短十几天内,宋王、齐王军队,一败再败。

    接连丢失了河间郡、渤海郡、巨鹿郡、清河郡、信都郡……等十二郡膏腴之地。

    宋军屯兵魏州,随时打算过徒门渡,南下开封逃跑。

    齐军同样屯兵平原,也在黄河渡口,做好准备,事不可为,就离开河北。

    其实,打从一开始,无论是宋国宁则,亦或是齐王南野,他们都没有长期占据河北的打算。

    周云主力军的威压,实在太大了。

    至今天下没有任何势力,敢于跟赵帝统领的三十万主力交锋。

    所以,开封郡势力也好,北海郡势力也罢,

    他们都只是想掠夺河北资源,从而强大自身。

    中原天下,自圣昌二十年开始,到赵元始二年,

    整个万里江山,已经打了足足十一年的战争。

    此刻还能留存的强大势力,他们在决策上的能力,都是不弱的。

    面对不可撼动的强敌,选择躲避,保留实力。

    在军事上来说,并不可耻!

    -------------------

    河南道,

    阳城郡。

    此地是河南第二大城池。

    除了得天独厚,勾连南北,四河过城的开封,

    阳城的地形地貌,堪称河南道一绝。

    这里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土地肥沃,

    东临巨野泽,西边过去就是虎牢关。

    阳城郡西望河洛帝气,东接河南、二淮的地利,自古都是富饶的地方。

    自圣武皇帝起,中原开始大治,到如今已经第九个年头了,

    虽然这一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各种战争,

    但历史的脚步是不可逆的,

    新的发展模式出现,就像是黑夜中的灯塔,指导着阳城人前进。

    到赵元始二年,阳城的赋税是圣武初年的三倍,粮食产量也提高了很多。

    东漳渡。

    这是阳城北方五里,一处黄河渡口,

    过去这里人不多,有大名鼎鼎的徒门渡在,导致此地异常萧条。

    但梁国右丞相杨重楼到来后,各项切实的经济策略,让东漳渡发展的很快。

    尤其是,此地建立了梁军黄河水寨后,其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

    到赵元始二年七月,东漳渡前船连船,商贾难巡片瓦居。

    昨日看山今日屋,早卖三文晚十文。

    其商贸发达,南来北往的各类货船几乎遮蔽大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