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高句丽的兵卒不禁放松不少,
兴许是大将军面前,这个屋子里,所有人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十几步外,赵军大盾阵的前方,赵帝周云嘴角扬起,喝下最后一口温酒。
他缓缓起身,轻轻挥手,似乎整个战局都在他的掌握中。
-----------------
月色如墨,浸染苍穹。
千山脚下,盖州赵军大营附近,火把连绵,喊杀震天时。
在那山峦叠嶂的尽头,赵军千山了望台上,数名兵卒不禁兴奋起来,拼命吹响号角。
盖州北方,他们已经看见一条火龙自地平线出现。
丹东关方向,一万赵军骑兵,
铁蹄踏碎盖州的土地,赵国虎狼正听从军令,疾驰而来。
前方十几里外,赵军号角声响彻山海之间。
朱雀军斥候营童虎,一马当先,手持双锤,目光之中全是焦急。
皇帝为了此事的隐蔽性,竟然是到了今天晚上才通知朱雀军支援。
梁大眼的军队刚刚过了丹东关,正打算沿着鸭绿江北上,前往乌骨城再去混个先登。
可行至一半,接到皇帝圣旨后,吓得魂飞魄散。
当即命令童虎,即刻带领十三营骑兵去支援,
同时命令丹东郡骑,追随童虎而去。
--------------
同一时间,行动的不仅仅只有朱雀军,
赵军营地,北面的千山之中,
黑夜乌鸦的蹄叫如同哀嚎,低沉而压抑。
青岭山后方,高句丽大军走过的行军路,
黑压压的兵甲如潮水般漫过山脊,
雪林之中,盾牌一望无际,军队长矛如林,已经过了青岭沟,
梁标一声怒吼,无数赵军点燃火把,冲天的火光,刺破了黑夜,
玄武军杨延,是周云唯一一个告知情况的大将。
此刻,在梁标封锁峡谷地的远方,
杨延已经亲自带兵,从东北方向,铺天盖地,涌向赵帝大营,去消灭敌军。
而与此同时,程庆也在西北方向赶来,从另一条山路去包围敌人。
出乌骨山的时候,梁标等人注意到,马桐的军营有异响,似乎也参与了今夜的行动,
那说明,皇帝同样对他下达了军令。
虽然不知道具体任务,但梁标可以肯定,
今夜高句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情况,赵国皇帝已经提前洞悉。
且从陛下的布局看,他没有打算让下山的高句丽四族嫡系,逃走一人。
可梁标从军事角度考虑。
这是弄险!
皇帝营地空虚,这件事情,梁标在青岭山攻破后就马上提了出来。
他认为朱雀军最多来一半就行了,尤其是伍子,应该保护皇帝。
当然,他的行为里有一定的私心,但并不妨碍这条建议是绝对正确的。
可杨延竟然对此事毫不搭理,直到今夜,梁标才慢慢明白了,
也许,陛下根本就是在勾引高句丽大军。
可真亦假时,假亦真啊!
皇帝想要高句丽来,高句丽也想突袭皇帝。
这种情况,梁标有些担心,万一渊盖文成功,那赵国当何去何从呢?
北疆赵人,历经十年努力,好不容易能够让五郡族人,生存在阳光下,
若是分崩离析,大赵衰弱,最终失败的将是整个数百万赵人。
想到这里,梁标不禁愤而转身,对着后方的兵卒,大吼道,
“快,前进,皇帝需要我们。步一营,拿出河原的气势,去灭了高句丽贼子。”
--------------------
鞍州边境,中军大帐前,
上官彪看着远去的骑兵,粗糙的大手紧握剑柄,不禁叹息了一声。
他目光如鹰隼,死死盯着黑夜里,远去的赵军金边旗帜。
几息之后,忍不住呢喃的道,
“武川镇,这个马上皇帝,还真是敢打。”
“露出这么大的破绽,跟渊盖文对赌。”
上官彪不算是大才,但他是老军伍。
一个主帅的谋划,战前他猜不到很正常。但策略出来后,他是肯定能明白的。
辽东大地,赵军跟高句丽战场,双方主将正展开一场殊死对决。
作为高句丽大将军的渊盖文,不管怎么样,
上官彪判断,应该已经是个死人了。
因为即使他杀了皇帝,赵国数路大军也会将高句丽碾成粉末。
但如此,乌骨山城就保住了,丸都山城也保住了。
高句丽国留下了最后的力量,甚至在跟赵军大战之后,
他们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数年之后,也许比现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