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楚兵 > 第674章 情况异变

第674章 情况异变(1/2)

    “二当家,这完全不能接受啊。朱雀军粮食本就不多,怎么还抽五万石?”

    “主公,泰的骑兵也不能抽粮啊。就算人可以饿点,战马不能饿。雪地掉膘太多,跑不动的。”

    “白岩山城全是流兵、仆从,答应的粮食必须给。玄武军现在的存粮太低了。”

    辽东道。

    鞍州郡大营。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东起千山脚下,西至二道梁子,赵军朱红金边旗帜,淹没了这方雪原。

    赵营校场,到处是出操兵卒的呐喊声,他们脚步整齐,士气高昂。

    栅栏外,偶有骑兵数百,马蹄如雷,奔腾而过。

    元始元年,辽东鞍州郡,赵国兵马就像红色的海洋,铺天盖地。

    而赵帝行宫,在这一片汪洋中,显得鹤立鸡群。

    鞍州郡雪原上,后营部队在军营里,还筑造了一座皇帝内营,

    此营高三丈,为木栏夯土结构,上可过一人,四角有望楼。

    此刻,望楼中的武川兵卒,

    于寒风中挺立,头盔肩甲,全是积雪。

    角楼里,雄武的子弟兵哈着白气,满是冰渣的眉头紧皱,显然他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从今早开始,皇帝行营,来了很多赵国东征大将,

    他们大多行色匆匆,急急忙忙,甚至还有争吵声,肯定是有大事了。

    到巳时(上午9-11点)之后,

    玄武将军、朱雀将军、赵王五营统领,基本面色凝重,全部来齐了。

    赵帝行宫,大将林立,重臣云集。

    白羊皮地毯上,两个俏丽的辅兵女子,小心翼翼的给雕龙火炉夹炭、加炭,

    殿内大将的吼叫,让她们连粗气都不敢喘。

    “特么的,到底怎么回事?”

    “这是什么意思?全老鬼跟老当家到底要干什么?”

    大殿下首右侧第一张矮桌军台上,眼袋浮肿的保爷怒不可遏,

    他大声咆哮西线赵军那两个青山寨老王八蛋的行为。

    西线就不能吃一点亏?

    东线要打,西线就不能守?

    赵帝行宫之中,各方主将,各部主官,虽然对此事也面有不忿,

    但他们只敢低头生闷气,不像保爷如此口吐芬芳,

    毕竟,没人敢得罪五当家跟老当家这两支宗族。

    军粮出问题了!

    在赵国决定东征高句丽的国策后,周云东征军粮是预备了两批的。

    而之前讨论的军粮问题。

    实际是鞍州郡大军,所考虑的第三波军粮,

    因为第二波军粮就算来了,也就只能扛三个月,并不顶事。

    高句丽是一个军事强国,不是说他的绝对体量有多大。

    而是这个国家的士气依旧在,高句丽人依旧相信他们能赢。

    就目前的形势,他们的军队执行力还在,可能还很强。

    无论是辽河盘州郡,抢战场主动权那一战。还是后续撤离辽阳,坚壁清野,

    总体来看,渊盖文、乙支文德、杨万春这些人,都不是简单的对手。

    别说三个月的粮草,就是半年军粮,都不一定保险。

    可现在,老当家跟全爷的支持下,龙骧军跟白狼军改守为攻了。

    白狼将军周言,以白狼神的名义,招募了漠南拔塞干、色楞河、腾格里、那契、黑水、处月……等等,大大小小三十几个部落。

    加之平城、雁门、定襄,又征集了一批赵兵。

    目前西线兵力,大约十七八万,他们要跟草原金真可汗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东征西守的策略,已经完全被打破!

    此刻,第二批军粮就近补给了白狼军、龙骧军。

    平城来的消息,现在李娘子在准备第三批军粮,大约九十万石,以填补辽东大军的粮食缺口。

    可现在九十万石不够,大军运粮,九十万石到辽东,最多不过六十万石。

    高句丽这里是攻坚战,是灭国战。

    这场战争的时间,没人知道有多长!

    第二批跟第三批军粮,全部给东征四十万大军,那都不一定够。

    现在第二批军粮没有,缺粮了,难道他们还要退兵不成?

    行宫大殿,吵闹声不断。

    黑蟒李泰见保爷没完没了,忍不住插嘴了,“保爷,话也不要这样说。”

    “大娘子跟老当家,也不知道咱们一年的粮食,五个月就要用完了。”

    “西线大军行动,要通过很多人。不是老当家跟全爷有私心,就能发兵的。”

    “瞎子、驼子、刘庶,还有大娘子、贞娘子,甚至李宣、李兴,肯定是综合考究之后,才全部同意的。”

    “特么的,这些关老子屁事?”李保瞧着李泰假好人的搭话,刚好气没处撒,全灌到他身上了,

    “现在我朱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