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楚兵 > 第616章 伙食降级

第616章 伙食降级(1/2)

    “八爷,这也太过分了。龙骧军那里牛肉羊汤清河醉,我们这里刀削面?”

    “是啊,八爷。您就行行好,预算加一点,饿坏了我们,没人干活了。”

    “聒噪!咱不是吃刀削面,赵王不是吃刀削面吗?以前树叶糊糊都吃,怎么,现在一个个精贵了?”

    圣武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赵王中军进进出出的官员,手里都端着一碗刀削面,赵国财政赤字太多,裤腰带跟后方赵民一起勒紧。

    主公周云才说一句,就是八爷的迎头痛骂,

    玉璧城打赢没有?就问打赢没有?没打赢有刀削面就不错了。

    八瞎子连赵王的伙食都敢砍,那砍他们自是毫无压力。

    只是这些官员,端面的时候,大多会驻足眺望一下西边。

    那里,龙骧大宴雄浑的大乐之声,偶尔会传到赵王行宫来。

    尤其是鼓声大躁的时候,即使相距十里,也会被那种蓬勃之气,整的热血沸腾。

    当然,他们羡慕的不是这个,而是龙骧大宴的吃食。

    玉璧山下,这次盛会,是赵军高层数次讨论后,才定项实施的。

    几十万各族兵马需要见识到赵国的强大,

    北疆、漠南也要看清赵国的实力。

    同时,工坊、商营、财政还借着这次机会,制定了联合商品计划,

    八瞎子已经说了,刘忠武今晚要是挣不回订单,

    那就叫龙骧军后勤部,自己还这五万贯银钱。

    大漠的烈风,吹拂落日下的阴山。

    赵王中军,营寨连绵数里,旗帜如林,猎猎作响。

    巍峨的赵王行宫,横贯于牧马河湾,

    它宛如一座陆地大殿,容纳了整个赵国北征的行政机构。

    而在这赵王行宫中,周云面色不善,踩在羊皮毯上,恶狠狠的道。

    “铁驼子真特么扯蛋,说什么保行宫,最后还得修屋顶。”

    赵王心里真窝火,北伐战败,行政重心回归农桑。

    八瞎子现在砍了整个北军经费,如今他们的伙食已经降到最低了。

    说起来四当家就是一句,败军之将,也配吃好的?有本事赢!

    四当家虽然态度恶劣,可他同样在行宫里端面吃,周云等人自是无话可说。

    行宫里,赵王一边端着白玉瓷碗,一边去往大案台,刘庶跟贺诗楚,在那里统算赵国耕地。

    当然,说归说,周云很清楚,铁驼子还是有功的。

    赵王行宫的主体,基本保住了。

    金帐行宫原本是铁力之物,它的屋顶工艺其实很差,扛不住白灾是正常的。

    走过像仇人一样的八瞎子,周云在刘庶跟贺诗楚身后转了一圈。

    舆图之上,两人面前摆满了各种数据书册。

    某一刻,赵王案牍上,

    兵司主簿刘庶率先完成统计,立刻向赵王周云邀功汇报。

    “楚兴城到大奇关,再到野狐关,这一狭长地域。如果水利贯通,精耕细作,大概能养活一百五十万人。”

    贺诗楚统算的雁门郡,由于多山地,即使结合赵国资料,也要稍慢一些。

    但见小片刻后,贺胖子先嗦了一口刀削面,掩饰落后的尴尬,

    咂摸咂摸之后,才故作高深的道,

    “雁门郡沿着楚源水一带,如果管理得当,精耕细作。养活八十万人不成问题。”

    北疆五郡,最膏腴的地方就是楚兴、雁门两地,

    作为产粮区,它们耕地占了整个北疆七成。

    只要两地能够好好经营,积蓄几年,赵国养活北疆的人口,还是很轻松的。

    “其实还有一个地方,跟雁门差不多。”刘庶喝了一口热茶,拿起舆图,摊开在案牍上,指着小粟关后面道,

    “从大奇关,过小粟关,就是马邑郡城。这个地方也不错,楼烦关一锁,等于一个雁门的水平。”

    一个政权的强弱,很多时候是它的组织力,它的行动力。

    如果是一个心脏强大,血肉年轻,保持活力的政权,

    那它总能找到办法,来应对困难重重的国家事务。

    北疆很贫瘠,所有的耕地加起来,比不上一个河内郡,

    可就在这间荒原行宫里,刘庶、贺诗楚等多位臣子,一边吃刀削面,一边渐渐完成了北疆大治的研讨。

    赵国将采取以农业为根基,畜牧业为辅助,工业商业全面结合的政策。

    同时,有计划的让各种北商,开发牛羊肉食代替一定主食,让北疆政权彻底脱离粮食困境。

    在赵国重臣的蓝图中,五郡之地加上漠南,通过各种办法,理论上能养活一千二百万人。

    但执政过程中,任何事务绝对存在各种损耗,

    有人为因素,有自然因素,还有地域成本因素。

    所以,赵王案牍上,周云估算,现有的生产力,一千二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