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楚兵 > 第564章 岂曰无衣

第564章 岂曰无衣(1/3)

    野狐关,大雪山。

    山脊的烈风,就像三当家的钝刀子,刮的族人脸颊生疼。

    山坡背面,积雪被无数皮革鞋踩踏,

    自从北疆崛起后,这种皮革雪靴,那是北国必备。

    茫茫无际的赵国父老,手持朴刀短剑,前赴后继,翻上了山坡。

    两个年轻的梁家后生,用步辇抬着一个双脚残疾的干瘦老头,

    在众族人注目中,立在了雪山之巅。

    冬阳刺破云层,但却显得软弱无力,照不出温度。

    下方东川大道,浓烟滚滚,战斗异常激烈。

    梁老头看见保爷跟大眼两个蠢货,陷入了黑色的突厥兵海中,拼死搏杀,岌岌可危。

    干瘦的梁老头,面容严肃,老眼狰狞,

    对着身穿甲胄的菊丫头,一声沙哑的怒吼,“取我鼓来!”

    这是一面陈旧的老鼓,斑驳的岁月,让鼓身有些残破,

    但这却是梁家供奉的族器,是梁祖昔日不可磨灭的荣耀。

    浑部雪夜的鼓声,好似穿透了时光的阻隔,来到了野狐关的雪山之上。

    “咚-咚-咚-咚咚咚咚……”

    梁老头脖子筋骨绷直,鼓声越打越快,

    武川破阵曲依旧,不见当年击鼓人。

    浑部死签,几十个残疾老人,死的死、病的病,如今只剩梁老头了。

    身后数千梁家父老,男女老幼,皆是身覆甲胄,

    在激昂的鼓声中,拔出长刀,挥舞短剑,呐喊咆哮,义无反顾的翻过了雪山。

    -----------

    沃野镇,断崖上。

    昔日周云斩断铁力可汗手臂的山脊,渐渐布满了赵国子民。

    这是大奇关来的赵民!

    许有田面容黝黑,他市侩的小眼睛里,带着一种华夏民族古老的固执。

    第三次征召良家子,大奇关、雁霞山一带,

    所有人都知晓,赵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北疆常年大战,男少女多,总计不过四十万男子,却有二十几万青壮上了战场。

    几乎所有适龄的男儿,都参与了这次抗击突厥的大战。

    几天前,迎着清晨的寒风,两个武川镇的小官人走了,

    管粮食的老头跟着走了,

    就连养马种田的叔孙两兽医,都跟着大部队走了。

    深夜,许有田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接到武川令后,他二话不说,打开库房,配发了所有甲胄兵器。

    兵备不够,那就带上柴刀,带上钉耙,跟他们去野狐关。

    军士在拼命,孩儿们也在拼命,他们的父亲不应该站在后面看着。

    赵国的土地很少,少到他们不能丢失一寸。

    山下,是几十万大军的战争,

    黑色的方阵,远远超过赵人的红色。

    即使赵国儿郎打的不错,但许有田知道,壮汉累了还打不过妇女。

    他们要去击倒那些杂兵,干些脏活累活,给主力精锐腾出手来,杀败铁力可汗。

    迎着北风,许有田戴着歪斜的头盔,一声怒吼,响彻山林。

    “大奇关的父老们,我们吃饱饭的日子,就过了两年,还没过够呢。”

    “谁要是愿意,回去过吃糊糊跟树叶的年头,就在山上站着。”

    说完之后,许有田长刀高举,大声呼喊,一马当先冲下了雪山。

    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在雪林咆哮,男女都有的吼叫,充斥了野狐关的大山东侧。

    数千大奇关父老,义无反顾的踏着雪地,冲向下方战场。

    ---------------

    赵国将台上,贺军师呐呐自语,忍不住前进,扶着栏杆,久久无法平静。

    他举目所及,乃是无穷无尽的赵国人马,

    欧家堡的父老来了、老鹰山的父老来了,

    云都山老宋头发达了,穿着他的锦衣,带上那副新甲,一家老小都来了。

    赵国南部各堡各庄,所有能赶上这一战的父老,全部都来了。

    这一刻众志成城,赵国人民化作了野狐关最大的变数,无法预计的变数。

    将台之上,贺诗楚呼吸急促,他四处看了看,

    给自己套上肩甲,拿起一杆长矛,下了将台。

    现在,对赵国来说,一个士兵,比一个军师有用。

    就在贺诗楚跨上战马的时候。

    几千步外。

    金帐行宫之上,风度翩翩的儒将呆愣了。

    乱了,一切都乱了。

    萧成章仿佛失去了脊梁,脚步踉跄,扶着栏杆才没有摔倒。

    十几万,也许二十几万吧。

    漫山遍野的赵人,挥舞刀剑,宛如雪崩一般,加入战局。

    他们没有从军经验,不是职业化的兵马,但却有一股赵人的热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