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 第221章 艰苦的勘探生活

第221章 艰苦的勘探生活(1/2)

    李院士裹着大衣走过来,“周博,确定在这里吗?”

    “确定!”

    周博点点头,大庆油田的范围比较广,其中萨尔图位于核心地带。

    在这里打井,肯定能出油。

    建国后,夏国为勘探石油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一直到共和国十年,才在萨尔图发现油田。

    这一次,相当于开了地图,直接精准定位。

    对于周博神棍般的判断,李院士没有多说。

    上面的指示很清楚,周博说在哪探,就在哪探。

    “那好,开干吧!”

    李院士因为勘探工作,常年在户外工作,性格也十分豪爽。

    “李院士,周院士,洞挖好了。”

    年轻的技术员小张跑过来,脸颊冻得通红,吐槽道“就是这天气太冷了,仪表指针都不太灵光了。”

    “好,准备点火!”

    “是!”

    技术员和工人们随即忙碌起来。

    这个点火可不是给油井点火,而爆破作业。

    为了探测地质结构,要制造一个震源(如炸药、气枪、重锤等)向地下发出地震波,然后根据回波,判断地下的油气藏情况。

    周博知道大庆的油气埋藏较深,所以直接选择能量强,穿透深度大的炸药震源。

    砰——

    一声闷响。

    这个季节地面都是冻土,坚硬无比,威力巨大炸药似乎也引起太大动静。

    不过,仪器上的指针开始剧烈跳动。

    这台检波器是毛熊设备,考虑到毛熊气候寒冷,他们的设备比较适合龙江省的气候。

    果然,检波器不负众望!

    随着地震波的发射,记录上的曲线不断出现波动,李院士和小张眼睛越来越亮。

    “这里!”

    李院士指着图纸上的一处异常波动,“地下300米左右有明显的反射界面,很可能是油层!”

    “没错,这符合油层反射特征!”

    小张的声音激动地颤抖起来。

    李院士看了看周博,露出难以置信的眼神。

    他们和毛熊专家在全国跑了几年,也没发现半滴石油。

    跟着周博来到萨尔图,结果一炮开花!

    如果不是拥有深厚的科学素养,他都要怀疑周博会看风水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说明萨尔图地区很可能蕴藏石油。

    不过,300米的深度又让李院士眉头一皱,“周博,我们的钻探机最多只能打到200米!”

    这台钻机也是毛熊进口,按说能打200米已经不错。

    但刚才的勘探结果很清晰,油层在300米以下。

    打不到打不到!

    李院士一阵心酸,这就是技术不如人的痛苦。

    周博拍拍李院士的肩膀,“放心,我早有准备!”

    “你早有准备?”

    “我自己做了一套钻机,能打400米!”

    “什么——”

    李院士惊讶地差点跳起来。

    400米!

    很多列强国都打不到这个深度,周博居然自己做了一套。

    这个周院士,简直逆天呀!

    周博笑了笑,“没注意我是坐运输机来的吗,拉的就是钻机。”

    好像在回应周博的话,远处传来一阵卡车引擎的轰鸣声。

    三辆军用大卡车从远处开了过来。

    “这就是400米钻机!”

    “没错!”

    李院士已经彻底无语。

    不管怎么说,能搞出400米钻机,对以后的地质勘探大有帮助。

    三辆大卡车一来,众人开始卸货,又是一阵忙碌。

    等把钻探机和物资都卸完,天色已经擦黑。

    荒原上一阵风刮过,众人都感到一阵透骨的寒冷。

    周博知道不能再干了,否则人得冻出病。

    “李院士,休息吧,明天再干!”

    李院士看了看天,说道:“天还没黑透,要不在干一会?”

    看见这套400米钻探机,李院士兴奋的浑身是劲,恨不能干通宵把钻机搭起来。

    周博内心感慨,这一代人都是这样,建设国家的热情令人动容。

    “李院士,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地方连医院都没有,要有个发烧感冒,可不好办!”

    李院士也叹了口气,“那好吧!”

    这地方真不是一般的冷,太阳一落山,风刮到身上跟刀子一样,再干下去确实顶不住。

    随即,众人收拾仪器,向营地走去。

    夕阳下,几顶帐篷在风中微微摇晃,一缕炊烟从营地中升起。

    野外勘探是非常辛苦的,餐食当然也好不到哪去,晚饭是玉米糊糊,配着杂粮窝窝。

    周博虽然不挑食,也吃的直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