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见到北条浩二,笑道:“怎么样,你的两个儿子进了金陵书院了嘛?”
北条浩二纳头便拜:“多谢林千户的大恩!金陵书院是官学,有大儒授课。我这两个儿子他日学有所成,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大明子民!”
当初林十三招降北条浩二,给的条件便是保全他那些年通过给倭寇出卖情报攒下的巨额家资。同时让他的儿子成为真正的大明子民。
林十三又问:“我听说你在滁州又买了一千亩良田?”
北条浩二颔首:“什么事都瞒不过林千户的眼。我这一年来,陆续将现银都买成了大明京内的良田。”
“我是想通过此举让林千户您放心。我这辈子都不打算回倭国了。愿做大明的顺民。”
“您可以信任我。”
林十三笑道:“我们锦衣卫中有位姓余的老前辈说过,信任是一种滑稽的好感。”
“我看咱俩之间就有点那意思。”
北条浩二千恩万谢:“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您让我上刀山下油锅,我都会毫不犹豫。”
林十三道:“上刀山下油锅倒不必。你这条情报渠道,我已用真情报喂了整整一年。现在该派上大用场了。”
“附耳过来。”
北条浩二走到林十三身边。林十三低声将滇马策告知了他。
北条浩二是传送假情报的具体执行人。林十三只能告知他实情。
他不怕北条浩二反水。北条的两个儿子进了金陵书院,名为求学,换种说法也可以说是被软禁。
再有,林十三也知道,北条浩二的确把自己的银子全在大明京内买成了良田,还建了两处大宅子。
像北条浩二这种视财如命的人,才不会舍弃在明境的产业以及自己的儿子,吃力不讨好跟倭寇说实话呢。
北条浩二听完林十三所言,赞叹道:“林千户,您大手笔啊!”
林十三道:“不是我大手笔,而是明军大手笔。明军兵强马壮,彻底平定浙江一省倭患只在今年之内。”
“要换作三年前,咱们的这个计策即便成功,引诱到了大股倭寇登陆台州,那些不堪用的卫所军也会束手无策。”
“现在不一样了。浙江的明军脱胎换骨了!”
北条浩二点头称是:“对对对。林千户说的没错。”
林十三敲打他:“有些话我还是说清楚了为好。我刚才告诉你的,是明军顶级机密。”
“你若首鼠两端,把此事透露给倭寇。你两个儿子的命没了,你在大明的那些产业也没了。而你将受千刀万剐之苦。”
北条浩二道:“林千户放心。我没那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