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刘备醒来朝四人呵斥道“可以滚了,下次再敢去那种地方打断你们的狗腿,滚蛋。”
四人如蒙大赦火速逃离,刘备则进入殿内批改奏折开始一天的工作,没忙多久徐庶受召赶到,被陈到请了进去。
见他进来刘备立刻起身,将其拉到沙发上坐下寒暄,片刻之后脸色一变斟酌问道“元直,说说曹丕派你过来的目的吧,你这次是因何而来?”
提到正事徐庶脸上露出些许复杂,挣扎片刻决定实话实说道“这次我名义上是魏帝派来的,实际上却是受中原士族所托,想跟陛下聊些事情。”
说完将中原士族的三个条件和盘托出,然后看向刘备静等答复。
刘备端起茶杯,借着喝水快速沉思,放下茶杯之后冷哼道“刚刚推举曹丕为帝就想用曹丕当筹码跟朕谈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利益到位他们就可以出卖自己的君主是吗,这群中原士族眼里还有忠义吗?”
嘴上说着忠君爱国,实际却想着卖掉自己拥立的君王,今天能卖掉君王,明天是不是就能卖掉国家?
想到关兴讲述的那些后世历史中,北宋将士在前线死战,士大夫却将兵力部署送给金军,以及明末武将死战,文官拆台的场景,刘备眼中露出一抹杀机。
这群将自身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短视之徒全都该杀。
徐庶脸上露出些许尴尬,这事确实挺难为情的,但又不得不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刘备冷哼道“这三个条件朕一个都不会答应,朕可以宽恕他们,可以不将他们迁往皇陵,也可以给他们留部分土地允许他们自力更生,但这些必须出自朕的意愿而非他们的威胁,朕既已登基就是大汉皇帝,皇帝不能向任何人妥协。”
换句话说就是自己可以给,但他们不能伸手要。
但现在的中原士族在干什么,在用强硬的态度通知他刘备,要么答应我们的条件,要么我们就拥护曹丕废了你,这不是威胁是什么?
徐庶虽然知道刘备会拒绝,却没想到刘备会拒绝的如此果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不由蹙眉道“陛下,其实此事还可以谈的,只要陛下愿意完全可以通过谈判瓦解中原士族的联盟,从而减小北伐的阻力,反之若真让中原士族拧成一股绳,陛下北伐的阻力肯定会增加数倍不止。”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生意有商有量才好成交啊,哪有一听报价就拒绝的道理?
谈生意谈生意,你多少谈谈啊,好歹还个价嘛。
刘备却态度坚决的摇头道“这事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全国一盘棋,朕已经在江南实行变法了,若跟中原士族谈判的话江南士族会怎么看,他们还不得立马造反啊?”
“你这次来江陵会让朕面临两个难题,若真抵御不住诱惑跟中原士族谈判就会惹得江南士族不满,让刚刚稳定的江南再次出现动荡,从而拖慢北伐的脚步。”
“若抵御住诱惑严词拒绝则会让中原士族团结起来全力对抗我,此事不管哪种结果,对曹丕和中原士族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出此计的人还真是老谋深算呐。”
此事还真是如此,刘备若是答应,哪怕只是动心也会惹得江南士族不满,让江南再次动荡起来,若是断然拒绝则会让中原士族团结起来,好像怎么做都是错。
阳谋啊。
刘备继续说道“元直,咱们都是从黄巾过来的,都清楚黄巾暴乱对朝廷的破坏有多大,更清楚黄巾暴乱因何爆发,所以有些病得从根子上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衣脚,就跟盖房子一样,推倒重建比修修补补简单的多也稳固得多,朝廷积弊必须得彻底改变了,所以在北伐成功之前朕不会答应中原士族任何条件,他们想对付朕就让他们放马过来吧,明枪暗箭朕都接了。”
刘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徐庶自然也就没啥再说的了,起身拜道“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回去就转告中原士族,让他们熄了威胁陛下的心思。”
刘备起身抓住他的手说道“曹丕和中原士族什么想法朕不在乎,朕主要想知道你,元直,你还愿意留下来助朕完成大业吗?”
说完死死盯着徐庶,眼中满是期待。
徐庶目光躲闪不敢与他对视,挣扎许久之后才说道“臣自然愿意追随陛下建不世功业,但臣的儿女都在中原,臣若不回恐怕他们……”
”陛下放心,臣依旧记得昔日诺言,绝不向魏帝献一计一策,臣回到洛阳就申请调去边境,绝不给陛下北伐制造障碍。”
徐庶是重情义之人,当年因母亲辞别刘备,如今母亲虽已离世却有了儿女羁绊更深,他若不回去,曹丕和中原士族不会放过他的家人的。
刘备闻言一阵遗憾,转念一想这也是好事,索性大笑道“好,那元直就先回去等朕北伐胜利的消息,但有一点,你绝不许死在朕的前头,朕还想着跟你一起征伐草原,建立卫霍功业呢。”
正事谈完两人又开始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