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面上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带喷泉的街心花园,路上行驶的小汽车也很多。
到了夜里,巴格达灯光璀璨,霓虹闪烁,其夜景之美,丝毫不输欧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
许多本地人都能流利地讲英语,这也体现了他们良好的教育水平。
今年他们还因为成年人识字率达到80%,这个“全民教育奇迹”拿到了联合国金质奖章
巴格达有90%的家庭有车有房,特别是教师,他们的平均工资高达60万美元。
80年的时候,巴格达的GdP是国内的20倍,韩国的两倍,繁荣程度可谓空前,其国民的生活水平一度位居世界前列。
在这里,豪车就是通行证,不管是谁都不会去拦截这种豪车。
孙志伟靠着顺来的这辆豪车,在本地通行无阻,他一路将看到的油井地下都埋上TNT。
这个时期整个中东地区,有大约1万个油井,其中战争两方各自大约有2000多个。
油井数量最多的是狗大户家,有4000多个,其他的分散在周边国家中。
孙志伟在巴格达周边,一共投放了1000多枚TNT定时炸弹;紧接着他又穿过边境来到对面,依旧如法炮制,也投放了1000多枚。
这些炸弹都被他埋在几百米深的地下,油井管道旁边的泥土中,每一个都设定了时间不等的定时。
等这些弄完,时间已经来到了19号晚上,孙志伟连夜给正在纽约交易所坐镇的黄明宇发报,告知他按原定计划行动。
他的原定计划就是,从20号起,让操盘手们开始买入石油期货。
现在油价是28美元/桶,他们需要在3天内,使用十倍杠杆买入50亿美元的原油。
这个成交量大约占据纽约交易所原油交易总量的5%,大约要花掉他5亿美元。
石油期货这么敏感的东西,盯着的人实在太多,他并不觉得能控制初期的价格,肯定有很多人要站在他的对立面。
纽约的有钱人实在太多了,他的目的只是在初期获得尽量多的筹码。
20号上午一开盘,黄明宇团队就开始买入操作,他们的动作很整齐,也很呆板,就是不停的买入,买入,买入。
这种整齐的交易,很容易就让人们看出来,有大客户在大批量吸纳原油。
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开始攀升,不断的有其他客户开始放出更多的量让他们吸纳。
黄明宇在期货交易上面并没有多少经验,所以,对外面的动静他也搞不明白,但他有一个好,就是执行命令很彻底。
在他的指挥下,20号,21号,22号,连续三天,他的团队每天都要花掉1-2亿美元,从市场上吸纳十倍的原油期货。
这导致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也从28美元/桶被拉升到了31美元/桶。
但从大盘来看,整个市场并不够活跃,大部分有实力的依然在不停的放出筹码,黄明宇的团队还是做多的主力。
22号收盘后,孙志伟跟黄明宇做了例行沟通。
两人确定了后面一周保持原计划不变,依然是买买买,不论价格高低,只确定每天的购买额度不低于1亿,不超过2亿。
孙志伟此时正在利雅得的一间豪华酒店中,这里的环境比巴格达那边更好,也更安宁。
狗大户家贫富差距很大,但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不打仗的和平国家,再怎么不好,也比打仗的国家好的过,更何况这里还是有钱的狗大户家,就算漏点汤汤水水,也足够那些贫民们过上好生活了。
孙志伟到这里来的目的不言自明。
要想抬升油价,光搞打仗的那两家还不够,必须在狗大户家也搞点事情,因为这里才是中东输出石油最多的国家。
临近12点,他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玻璃窗前,看着下面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
这里看着完全不像一个沙漠城市,说这里是曼哈顿的一角都不为过。
手表上的时针划过12点,北方远处的天空,就在孙志伟的眼中逐渐变成橘红色,仿佛太阳在这凌晨时刻从北方冉冉升起。
就在几分钟之前,巴格达的周边有数百个油井,在‘轰隆’声中爆炸成一个个大火球。
几分钟之后,德黑蓝那边也有几百个油井,被定时TNT放了烟花。
两国的石油产量就在这一夜之间降低了20%,这对双方的经济都是个重大打击。
双方本来就打的热火朝天,前几年还互有默契的不对油田设施下手。
如今这个口子一开,从今天开始,双方将会进入互相毁灭模式,两国的油田都成为了对方空军的主要袭击目标。
如今的世界通讯已经十分发达,远在万里之外的沙漠上,两国几百个油田爆炸的新闻,1个小时内就传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