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社会你彪哥的民国生涯 > 第1156章 参观德国社区

第1156章 参观德国社区(1/2)

    车辆终于在一处停车场停下。

    走下车的彪哥和陈书记收到了一群白皮肤黄头发的热烈欢迎。

    放眼望去,那是一群黑压压的人群,足有几千人。

    四周也都是三四层楼的欧式建筑。

    面对这一切,彪哥还是感觉十分新奇,在带头人鲁道夫的带领下,彪哥首先拿起一块面包,蘸了点盐巴放在嘴里。

    没好意思吐,这玩意烤焙的太硬,干巴巴的。

    强忍着吃了下去,这才接过旁边小朋友递过来的鲜花。

    在小朋友脸上亲了下。

    这才逛起了整个小区。

    是的,这个是一座小区,是第一座已经完工全部入住的专属德国人小区。

    整个小区内,到处都是德国北欧风格建筑,身临其中,彪哥仿佛好似到了国外。

    这种感觉非常美妙,足不出户么,就体验异国风格,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这也是彪哥想要的。

    跟着阿道夫走进一间民房,看到二楼的花坛上种着蔷薇花,彪哥点点头,毕竟是春天到了么,蔷薇花此时也长出几片新鲜的绿叶看着就让人喜爱非常。

    整个房间不大,跟后世没法比,但也属于小两居室,有个小餐厅,跟这家人坐下看着那穿着公主裙漂亮的小女孩,还有那有点臃肿的中年妇女,他十分随和的亲了小女孩脸颊一下,并从自己裤兜内掏出几颗水果糖递到小女孩手里。

    只见她双手提着裙子,对彪哥深深下蹲,显得十分有礼貌。

    这看的彪哥哈哈大笑。

    “这是很普通的德国一家,她的母亲感谢你为她们家所做的一切。”

    听着身边翻译的话,彪哥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一家人的生活水准怎么样?跟她们在德国有什么不同?”

    翻译跟这名中年妇女说了半天,这才翻译道。

    “这个日耳曼家庭,的丈夫原本是奥地利的工程师,因为现在奥地利国内工作十分难找,所以她们一家来到了德国,后来听说这个移民计划,咱转来到了海城,现在这个家庭的丈夫,在矿山上作为一名采矿专家,一个月能收入接近五十块大洋,可以说在整个海城是非常丰厚了,即便在欧洲,也算是富裕家庭,她们家对现在生活十分满意。”

    彪哥点点头,起身在两个房间内又走了一圈,发现这个家庭的确算是比较富裕的。

    家里面摆设着收音机,还有电话,台灯,等等电器,甚至别看屋子不大,在小屋里还摆了一台小提琴。

    根据翻译说,他们的父亲还贷款买了手机和自行车,甚至明年还想贷款购买一辆摩托车。

    是的如今,幸福摩托已经入驻海城,开始试生产。

    如今能搞到这玩意的,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

    但开上这玩意在大街上的确十分拉风。

    看完这个家庭,他们一行人又返回到街道之上,走了一会彪哥还是发现了不少,海城独有的风格和建筑。

    那就是马路的规格还有马路两边的路灯,都是按照标准的海城规格建设的,除此之外呢这个德国小区里还有这不少新兴行业,比如小型超级市场,电话亭,小型报刊亭等等。

    走的这一路阿道夫自然也在身边没少讲解整个德国社区的现状。

    就比如现在这个德国社区已经入住,一千三百户总共住了四千五百多人,小区内部有警察局,有着六十名治安和刑警,整个社区已经非常完善,而像这样的小区在整个海城已经建设了五个,还有四个正在建设。

    估计明年,来到海城的德国人就会超过四万五千人以上,这里将会成为远东,德国人的主要聚集地。

    也会为海城更快国际化打下深厚的基础。

    当然这些德国人不光都住在这些小区内部,还有不少德国人,选择了离开这些小区,跟本地人混居,更有不少德国人,选择了国际社区居住。

    因为国际社区更加开放,新兴事物更多,那里的人包容性更强。

    总之,现在在远东的德国人,已经超过了六万以上,这个数字就连彪哥和德皇都没想到。

    如今的远东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像鲸鱼似的吸纳世界各地的移民。

    来到公交站前,看着那以拖拉机形成的公交车,彪哥上前看了下站牌。

    这个站牌是中德文书写的,如今一共设置了,十三站,而且这个站牌上写了一个偌大的,17路几个字。

    不错,没想到就连公共公交现在也建设的像模像样了。

    感觉如今的海城那真是越来越现代化。

    随后他又参观了这里的小教堂,社区诊所等地,一直到中午,今天的参观才算正式结束。

    坐回到猛士车上,彪哥弹出车窗外,对着所有欢送的德国民众不断挥手,这些德国民众也都拿着一个个小红本,不断在天空中挥舞,有的还留下热泪。

    把头收回,彪哥有点狐疑的看着老陈。

    “卧槽。。。这帮人也学习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