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末世冰封?呵呵!这只是开始 > 第256章 大会所

第256章 大会所(2/3)

员,但他们也大多在淋雨六个小时以后,才会出现轻微的头晕恶心及皮肤刺热的症状。

    然后只要洗澡冲洗体表的雨水,稍微休息一两天,症状就会完全消失,且经过好几天的观察,这些异能者暂时都没有出现后续的异常或症状。

    薛骥亦是由此决定,穿好“雨衣”和伪装,再次前往北边的翁古斯一趟。

    是的,薛骥上次诱引兽群强袭翁古斯后,这背地里捣鼓了不少事情的“笑面虎”终于消停老实了起来,但这消停老实的效果当然需要定期的巩固或加强一下。

    余晴晴、霍意康从拿回来的翁古斯资料中发现,对方高层们栖身的那个“高阶巢穴”被他们称作“大会所”,霍意康找到了一条破旧废弃的狭窄矿井可以绕开监测、门禁手段很多的主入口通道。

    薛骥凭借着共振磁感五百米长度的全效感知范围,瞬移进入了这个被断续的“堵住”的矿井前段,这些堵住的部位当然都是人为之举,对方显然也是怕有人发现这个已经埋在地底、山体之内的井道并由此靠近“大会所”,所以不仅用好几种“施工手法”堵死了井道的入口部位,也在井道的前段、中段部分便于施工的地方,用“混凝土灌浆”的手法堵死了一些区域。

    是的,这类正常的工程手法或许挡不住所有的异能者,但能把被入侵的几率尽量的降低,因为有能力破开这些堵塞区域的异能手段,也很可能会伴随着明显的“击打”动静,翁古斯方面只需要适度的监测能力,就可以察觉到入侵,做好应对。

    但遗憾的是,薛骥的瞬移能力“没有动静”。

    他顺利的潜行至地底深处,非常靠近“大会所”主体空间的井道尾段,两个空间之间果然本来就没有连通,还隔着五十多米的基岩岩体。

    而翁古斯最强的巨头,实质上的老大“契耶夫”,正是一位以“土系”异能强大且全面而着称的超一流异能者!

    资料里和薛骥在主基地探听到的一些对话都可以确信,契耶夫不仅具备“土遁术”技能,而且这土遁效果非常不俗。

    所以,这也解释了这条废弃井道还能残留的理由,契耶夫可以凭借土遁术逃离至此,然后继续逃离,而其他异能者几乎都很难穿越这土遁术都最难跨越的“致密岩层”。

    是的,有些效果一般或偏弱的土遁术、相关异能者,穿越这片基岩的耗时也必然会比契耶夫更慢许多,契耶夫想把自己的优势提升至最大程度的思路和做法,都完全合情合理。

    只是一个人的认知确实是有局限的,尤其是在异能时代,契耶夫的这些合理考量,最终成为了他让死神来得更快的原因之一。

    而薛骥之前有过对付同样“土系巨头”特尔布江的经验,所以也绝不会低估土系异能,认为他们只会“刻板印象”中的那些土系技能,他甚至有些期待,特尔布江会一套土系原理的“借体还魂”之法,那契耶夫呢?有什么绝学绝技让自己再长长见识?

    薛骥有些想多了,或者是期望值太高,运气不太好。

    契耶夫没有什么“刻板印象”之外的神奇手法,他只是确实很强,很硬。

    薛骥毫不留力的“圣痕剑丸”,都用了四颗才让对方的胸腔核心“彻底”破防!

    是的,重点是彻底二字,圣痕剑丸附带圣痕灭寂之力,契耶夫顶在体表的强大异能力罩直接就被破穿,破防!但这厮最强的能力,并不是他的异能手法,而是他的“肉身”强度。

    薛骥也是惊觉到一记圣痕剑丸居然都只是让对方有些表面伤势,气息稳如泰山之后,才不得不选择继续猛攻其胸腔核心部位的……因为如果再重新攻击其他的部位,那就几乎等同于重新开始、重新“表面破防”一次而已。

    这基本就是浪费一次圣痕“额度”的低效操作,而现在是下午时分,大会所里只是人少,但还是有约莫三分之一的高层人物留守,薛骥自然不希望缠斗、恶战引起动静,打草惊蛇……

    所以,事实也证明薛骥的判断完全正确,圣痕灭寂之力可不是夸夸其谈的花拳绣腿,契耶夫的体魄强韧度确实超乎想象的强,但在第四颗圣痕剑丸击中其胸腔的时候,契耶夫的命息也散灭了九成五以上。

    薛骥连续三刀射线刃斩,避开其理应同样坚韧的头颅的情况下,也才刚好将其身体切开成左右两半。

    薛骥随即将契耶夫收入祖界,再叫出宋晶葳施展血植术清理现场血迹,共振磁感同时最终确认了契耶夫居所的细软宝贝,薛骥当然全部拿走。

    最后,就是余晴晴用宅灵神技操控契耶夫的手机,让其女伴、侍者“晚上再说”。

    而就这个短短的复制至契耶夫之前对话记录的回复,薛骥也是发出简讯让热西扎的“翻译技能”最终确认后,才作出的妥当回复。

    因为如果不结合对话的上下文进行复核的话,这类日常的用语甚至口头禅,也有可能会是一种暗语,热西扎的能力则可以将这种可能排除至最低。

    忙完契耶夫奢豪居所的这些操作后,薛骥依然在大会所的各隐蔽处停留、观察,余晴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