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带领专业人员,对各条河道进行详细勘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朱由检又看向杨嗣昌,说道:“杨爱卿,资金筹集、制定施工计划以降低对百姓影响,以及监督资金使用等事宜,由你负责。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对百姓的解释工作,同时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杨嗣昌恭敬地回应:“陛下,臣定当全力以赴,保障资金充足,施工有序,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不便,杜绝资金浪费与贪污。”
最后,朱由检对孙传庭说道:“孙爱卿,施工安全监管、处理百姓纠纷以及维护周边治安的责任就落在你身上。要制定严格的安全规范,加强巡查监督,确保施工安全进行,妥善处理好各类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孙传庭抱拳,语气坚决:“陛下,臣定会恪尽职守,保障施工安全,维护好社会秩序,让河道治理工程平稳推进。”
会后,洪承畴即刻带领水利专家、勘测人员等组成的勘察队伍,奔赴各地河流。他们沿着河道徒步前行,使用专业工具测量河道深度、宽度,记录水流速度,查看堤坝的破损情况,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
经过漫长且艰苦的勘察工作,洪承畴带着初步的治理方案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经过对各条河道的详细勘察,臣已初步拟定治理方案。对于淤积严重的河道,将组织大规模清淤工作,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清淤效率。对于堤坝,根据破损程度进行分类,轻度破损的进行修补加固,严重破损的则需重新修建。同时,规划好河道的疏浚路线,确保水流顺畅。”
朱由检仔细审阅方案,边看边问:“洪爱卿,在清淤和疏浚过程中,如何确保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洪承畴回答道:“陛下,臣已考虑到这一点。在清淤时,会选择合适的地点堆放淤泥,待其晾干后,可作为肥料用于周边农田。在疏浚河道时,尽量保持河道原有生态,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过大影响。”
朱由检点头认可:“洪爱卿考虑周全,如此甚好。但在施工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生态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与此同时,杨嗣昌开始积极筹备资金。他与户部官员反复商讨,从国库中争取到了一笔专项治理资金。此外,他还向各地富商、商会发出倡议,鼓励他们为河道治理贡献力量,并承诺给予相应的回报,如荣誉称号、商业优惠政策等。
杨嗣昌进宫向朱由检奏报:“陛下,资金筹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国库专项拨款已到位,各地富商和商会也积极响应,目前已筹集到部分资金。但考虑到工程规模庞大,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朱由检思索片刻后说道:“杨爱卿,可尝试与地方官府协商,让他们从地方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河道治理。同时,对于积极捐款的富商和商会,给予更多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
杨嗣昌领命:“是,陛下,臣这就去与地方官府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确保资金尽快到位。”
孙传庭则紧锣密鼓地制定施工安全规范和纠纷处理预案。他从军队中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将士,对他们进行水上作业安全培训和纠纷调解培训,随后将他们分派到各个施工地点。
孙传庭对这些将士说道:“此次任务艰巨,施工安全关乎每一位工人的生命,你们务必严格监督,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范。遇到百姓纠纷,要耐心调解,以理服人,绝不能激化矛盾。”
一切准备就绪,河道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各条河流沿岸,一时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然而,工程伊始,便遭遇难题。
在一条主要河流的清淤工作中,施工队发现河道底部存在大量巨石,严重影响清淤进度。施工负责人焦急万分,立刻向洪承畴汇报。
洪承畴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他与水利专家们商讨后,决定调用更大型的挖掘设备,并采用爆破的方式清理巨石,但前提是要确保周边堤坝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洪承畴对施工负责人说道:“爆破作业危险系数高,务必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提前疏散周边群众,做好防护措施。”
与此同时,杨嗣昌在与地方官府协商资金支持时,部分地方官员表示地方财政紧张,难以拿出足够资金。杨嗣昌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河道治理对地方发展的长远利益:“河道治理好了,水运交通便利,农业灌溉有保障,这对地方经济发展大有好处。现在投入一些资金,将来会获得更多回报。”
经过杨嗣昌的努力沟通,大部分地方官府表示愿意克服困难,提供一定资金支持。
孙传庭在巡查施工安全时,发现一处堤坝加固施工现场,部分工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装备。他当场严肃批评了施工负责人,并责令所有工人停工整顿,重新学习安全规范。
孙传庭严厉地说:“安全是工程的底线,任何疏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