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笑着说道:“宁王殿下,久闻大名,今日冒昧前来,还望殿下勿怪。我等乃从京城而来,对南京诸事颇感兴趣,特来叨扰。”】
【宁王将众人迎进府中,分宾主落座后,笑着问道:“不知几位从京城来,所为何事?京城如今局势如何?”】
【朱由检说道:“殿下,如今京城革新之风正盛,陛下励精图治,欲让大明焕然一新。我等此次前来,一则是想看看南京城的风土人情,二则也想与殿下这样的宗亲交流交流,听听殿下对革新的看法。”】
【宁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革新之事,我也有所耳闻。只是这变革之路,向来艰难,牵扯各方利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不知陛下推行革新,可有周全之策?”】
【洪承畴接口道:“殿下,陛下推行革新,皆是深思熟虑之举。从民生、经济到军事,每一项举措都是为了让百姓受益,增强大明国力。且在推行过程中,陛下也在不断调整完善,力求平稳推进。”】
【杨嗣昌也说道:“殿下,革新虽会触动一些旧有利益,但从长远看,实乃大明兴盛的必由之路。如今京城已有不少革新成果,百姓生活渐好,商业繁荣,军队战力也有所提升。”】
【宁王听后,缓缓点头:“听几位所言,似乎确有成效。只是,南京城中宗亲众多,大家想法不一,推行革新恐非易事。”】
【朱由检目光诚恳地看着宁王:“殿下,朕深知其中困难。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像殿下这样有威望的宗亲出面,引领大家支持革新。南京作为留都,若能响应革新,对全国都将起到示范作用。”】
【宁王微微一怔,疑惑地看着朱由检:“你对革新之事如此上心,莫非……”】
【朱由检微微一笑,示意孙传庭关上门,然后缓缓说道:“殿下,实不相瞒,朕便是当今圣上。此次微服私访,就是想亲耳听听宗亲们的想法,看看各地实情。”】
【宁王大惊,连忙起身跪地:“陛下恕罪,微臣不知陛下驾到,多有得罪。”】
【朱由检赶忙扶起宁王:“殿下请起,朕此次前来,并非怪罪于你。而是想与殿下坦诚相待,共商革新大计。”】
【宁王起身,感激地说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当全力支持陛下革新。只是,陛下有何具体想法,还望明示。”】
【朱由检说道:“殿下,朕希望能在南京组建一支亲军。这支亲军由忠诚可靠之人组成,一则可保障留都安全,二则可作为革新的坚实后盾,若遇阻碍,能迅速应对。而宗亲们在南京根基深厚,人脉广泛,朕希望殿下能帮忙举荐一些可用之才。”】
【宁王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组建亲军乃大事,需谨慎行事。南京宗亲中,确有不少热血青年,对国家大事颇为关心。只是,组建亲军所需的粮草、兵器等物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洪承畴说道:“殿下放心,粮草、兵器等物资,朝廷自会妥善安排。如今革新之下,经济渐有起色,支撑一支亲军,并非难事。”】
【杨嗣昌也说道:“殿下,组建亲军,不仅可维护南京稳定,对宗亲们而言,也是一个展现忠诚、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宁王点头:“陛下与诸位大人所言极是。微臣愿为陛下奔走,挑选可靠宗亲子弟,加入亲军。只是,亲军组建后,还需一位得力将领统帅,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朱由检看向孙传庭:“朕以为,孙传庭将军足可担当此任。孙将军久经沙场,谋略过人,由他统帅亲军,朕放心。”】
【孙传庭抱拳说道:“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臣定会将亲军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为陛下革新保驾护航。”】
【宁王说道:“孙将军威名远扬,有孙将军统帅,亲军必能成军。陛下,组建亲军,首先需有一处合适的营地,微臣在城外有一处庄园,地势开阔,可作为亲军营地。”】
【朱由检大喜:“如此甚好,有劳殿下费心。”】
【随后几日,宁王广发帖子,邀请南京城中有威望的宗亲相聚。朱由检以皇帝身份出席,向宗亲们阐述了革新的意义和组建亲军的必要性。】
【宗亲们听后,议论纷纷。一位宗亲起身说道:“陛下,革新之事,我等虽有些疑虑,但陛下既有此决心,我等自当支持。只是,亲军组建,关乎重大,不知陛下对亲军的训练、管理有何设想?”】
【朱由检说道:“诸位宗亲放心,亲军训练,将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不仅要有过硬的武艺,更要忠诚于朝廷,忠诚于革新。至于管理,朕会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确保亲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又一位宗亲问道:“陛下,亲军组建后,若与地方军队产生矛盾,该如何处理?”】
【洪承畴说道:“这位宗亲不必担忧。亲军与地方军队职责不同,亲军主要保障留都及革新相关事务安全。若有矛盾,朝廷自会公平处理,一切以维护国家稳定、推动革新为首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