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第一座生物质气化橡胶厂在珠江畔落成。】
【“点火!”沈明轩一声令下,巨大的熔炉喷出蓝焰,传送带将胶乳、炭粉与硫磺精准配比。老峒长看着机械臂自动切割成型的轮胎,喃喃道:“这比巫师的法术还神奇……”突然,一名工人冲来:“不好!传送带卡住了!” 】
【汤若望掏出放大镜查看齿轮,脸色凝重:“铁制齿轮不耐腐蚀,必须换成……”】
【“青铜!”沈明轩与老峒长异口同声。老峒长挠挠头:“我们锻造藤甲的青铜,掺了特殊矿石,又硬又耐腐。”三人相视大笑,立刻投入 】
【三人火速赶到车间,传送带正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青烟从齿轮缝隙中不断冒出。】
【“快停机!”沈明轩大喊着冲到操控台前,转动巨大的铜制把手。汤若望趴在滚烫的传送带旁,镜片被机油熏得模糊:“是胶液渗入齿轮缝隙,遇热凝固后卡住了传动结构!”】
【老峒长突然扯下腰间的兽皮水囊,将散发着草药香气的液体泼向齿轮:“用我们的‘融胶露’试试!这是专门溶解树汁残渣的方子!”随着液体渗入,凝固的胶块逐渐软化,传送带终于重新发出“咔嗒咔嗒”的转动声。 】
【“好!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沈明轩抹了把脸上的油污,目光扫过车间,“阿柱,去把制陶工坊的老师傅请来!我们要用陶土烧制防腐蚀的齿轮!”】
【三日后,裹着陶釉的齿轮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传动装置。当蒸汽机重新轰鸣,老工匠敲了敲齿轮,咧嘴笑道:“这陶齿轮比铁疙瘩轻,转起来还没那么大动静!” 】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大明。】
【应天府的皇宫内,朱由检盯着呈上来的橡胶车轮样品,龙颜大悦:“沈卿当真奇才!传旨:凡使用橡胶轮的漕运船只,税赋减半!” 】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大明。】
【应天府的皇宫内,朱由检盯着呈上来的橡胶车轮样品,龙颜大悦:“沈卿当真奇才!传旨:凡使用橡胶轮的漕运船只,税赋减半!”而在广州码头,一艘艘悬挂龙旗的货船正卸下崭新的橡胶车轮,船头的商贩们争红了眼。】
【“沈大人!给我们绸缎庄留五十套轮子!”“不行!盐帮的马车更急,得先紧着我们!”阿柱挤在人群中大喊:“都别吵!按登记顺序来!”沈明轩站在高处,举起喇叭:“各位!下月工坊扩建完毕,产量翻倍!但有个条件——所有用橡胶轮的商队,必须挂上‘大明轮商’的统一旗号!”】
【众人一愣,山西票号的王掌柜眯起眼睛:“沈大人,这是何意?”】
【“南洋的红毛番见我们生意红火,已派人仿制橡胶。”沈明轩展开密报,上面画着东印度公司的草图,“我们要抱团,用品质和信誉让‘大明橡胶’成为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欧洲商船悄然驶入珠江口。】
【荷兰商人范德维尔德捏着橡胶样品,冷笑对副手说:“中国人不过运气好发现树汁,论工艺还得看我们!把这封信交给汤若望神父——就说阿姆斯特丹科学院愿意用最新纺织机换橡胶配方。”】
【汤若望收到信件时,正与沈明轩调试新式轮胎。“他们想空手套白狼?”沈明轩将信纸丢进熔炉,“告诉范德维尔德,除非用完整的蒸汽纺织机生产线来换!”】
【半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岭南。】
【“不好!橡胶林发生泥石流!”守林人冲进工坊。沈明轩顶着雨幕查看灾情,发现被冲毁的橡胶树根系浅,难以固土。老峒长蹲在泥泞里,突然抓起一把红土:“用我们的‘千根藤’!它的根像网一样扎地!”】
【众人连夜将藤苗与橡胶树嫁接。三个月后,新生的“固土橡胶树”在山坡上郁郁葱葱。汤若望惊叹道:“这简直是农学与工学的奇迹!”】
【当第一批印着“大明轮商”徽记的橡胶车轮运往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们坐不住了。】
【威尼斯商人马可匆匆求见沈明轩:“沈大人,我们愿出三倍价格订购轮胎,还能帮你们打通地中海商路!”沈明轩却指向工坊外的告示牌:“合作可以,但必须遵守大明商法——禁止哄抬物价,禁止以次充好。”】
【马可扫过条款,突然大笑:“有意思!看来我们得重新认识这个东方大国了!”】
【深夜,沈明轩站在橡胶林的了望塔上,远处工坊的灯火连成星河。阿柱抱着账本跑来:“大人,今年橡胶税银比去年翻了十倍!百姓都管您叫‘轮神’呢!”】
【沈明轩望着漫天繁星,想起初见橡胶树时的艰辛,轻声道:“告诉老峒长,明天带工匠去他们部落,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轮神’的称号,该属于所有敢想敢做的人。”】
【山风掠过橡胶林,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