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支胜利之师,眼下却没有几许生气。】
【宿景安慰道:“宋先锋,不必如此伤感。”】
【“老夫一定面奏圣上,澄清原委。”】
【“今日将军终已全功,实为万幸啊。”】
【“诸位先进城在驿馆歇息,听候圣上封赏便是,请。”】
弹幕:
——“还好有宿太尉,不然这天大的功劳,就被童贯给抢走了。”
——“不能问一下方腊,到底是被谁擒住的吗?”
——“这就是好归宿,好前程,好名声啊。”
——“从国家的角度看,宋江做的很好,可他偏偏是众兄弟们的头……”
【几日之后,宋江换上官服,带着梁山将领入皇城复命。】
【看到卢俊义带着梁山众将回来,宋江扫视众将,问卢俊义:“怎么不见燕青呢?”】
【卢俊义叹气道:“唉,走啦……”】
【“什么?”宋江惊讶无比。】
【卢俊义道:“给我留下了一封书信,说是要只身浪迹江湖。”】
【宋江厉声道:“他的伤还没好,怎么能让他一个人走呢!”】
【卢俊义无奈道:“他已有去意,也不可强留。”】
——“他只受了伤,还能为我所用,怎么能让他走呢?。”
——“擦,燕青也溜了……”
——“搞不懂,放着功名利禄不要,偏偏全都要去做游侠。”
——“燕青是从李俊那里看来的灵感吧。”
【高楼之上,太监一甩浮尘:“宣宋江等人上殿。”】
【宋江和卢俊义带着二十五名梁山将领,来到大殿跪拜:“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将平身。”皇帝唤道。】
【众好汉起身后,皇帝道:“朕知卿等众将,收剿江南,弟兄折损大半,朕亦不胜伤悼。”】
【宋江跪趴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颤抖着声音高声道:“承蒙天恩,宋江等才得以效力疆场,尽忠报国。”】
【“念臣一百零八位兄弟,十有其八战死疆场。”】
【“如蒙圣上降恩,使死者安息,活有所庇佑,宋江即使再回归林野,此生也足矣。”】
【“乞请圣上明……明鉴……”】
——“翻译:给个大官吧!我兄弟死这么多。”
——“梁山108好汉,如今只剩下27人了。”
——“但凡有名有姓的,基本都走了。卢俊义和阮小七咋还不走?”
——“卢姥爷本就对梁山没啥归属感,能当官自然好。”
——“阮小七;拼了半天我什么都没得到那我两个哥不是白死了吗?”
【皇帝道:“卿等苦衷,朕已知悉。”】
【“内侍,宣旨,封赏。”】
【内侍太监打开圣旨,宣旨道:“诏书,南征殉国者,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
【“武松单臂擒方腊,见于六和寺出家,封赠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颐养天年。”】
【“先锋宋江,加封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谢皇恩!”宋江迫不及待地叩首感谢。】
【内侍太监继续道:“副先锋卢俊义,加封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卢俊义感激道:“臣谢皇恩。”】
【内侍太监继续:“军师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
【吴用叩首:“谢皇恩。”】
【内侍太监:“呼延灼授御营兵马指军使。”】
【呼延灼叩首:“谢皇恩。”】
【内侍太监:“李逵授镇江润州都统制。”】
【李逵叩首:“谢皇恩。”】
【内侍太监:“关胜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关胜叩首:“谢皇恩。”】
【“……”】
弹幕:
——“宿太尉还是有点能力,童贯抢功没成功,该给的奖赏还是给了梁山军。”
——“这个皇上其实不坏,就是蠢而已~~。”
——“呼延灼还是值了,战败俘虏在土匪窝里转悠了一圈,还升官了。”
——“呼延灼:老子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
——“梁山军下场还是不错,各个都封官了。”
——“李逵真当官了,他娘可以瞑目了。”
——“这是兄弟们用命换来的。”
——“这么大功都没一个混上节度使啊。。。。”
【内侍太监:“阮小七授盖天军都统制。”】
【“陛下。”阮小七拱手启奏。】
【皇帝问道:“爱卿有何事,请奏。”】
【高俅站出弹劾道:“陛下,阮小七在清溪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