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清末小旗兵 > 第478章 热河

第478章 热河(1/2)

    “你就为这个着急了?开始往拾福峪存东西了?”

    罗旭把瓜子皮子往旁边一扫,“倒不是因为这个,他在关外怎么折腾,也离我们远着呢,倒是榆关的情况不太妙。”

    山海关吗?现在就有动静了?

    罗旭拿了一颗瓜子放在桌子上,“十月份的时候,满洲国的警察就嚷着要进榆关搜查。”

    他又拿起一颗放在它上头,“前两天,日本军队亲自上了,装甲列车炮轰榆关,你说他们下一步要干什么?”

    “占领山海关。”付宁拿起一颗瓜子,放在最上头。

    山海关是冀东和平津的屏障,日军一旦打开这道锁钥,沿着铁路一日之内就能南下,平津都在攻击范围里。

    大沽兵工厂也就不安稳了,现在就有不少的建议,想把兵工厂内迁,但是上头还没有同意。

    人心一浮动,管理上就有了疏漏,罗旭并不是这里的负责人,有的事情也不太避他。

    那些旧的机器什么的,就是他跟在人家后面捡漏儿运出来的。

    看着这个形势,狡兔三窟是必须的,他一方面往付宁这里存些本钱,一边开始接触内陆地区的兵工厂了。

    付宁说起了他跟吴清在那山洞里,又发现的那一条路。

    罗旭听着听着,陷入了沉思,连安和付宁谁也不敢打断他,就坐在一边喝茶,等着他自己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罗旭手里的茶杯才慢慢放在了桌子上,“嘎哒”一声惊醒了他。

    “付宁,过了年,我跟你再去一趟,那个地方,我有个新想法。”

    过年?这个年谁都没过好!

    政府“欢度新年”的横幅刚挂上,山海关的枪声就打响了。

    两天时间,守军孤立无援,在日军的飞机、大炮、军舰的轮番轰炸下,伤亡大半。

    山海关失守!

    东北通往华北的屏障被打开了一个口子。

    罗旭皱着眉头赶回了天津,说是有些东西该准备了,计划要提前。

    他走了没两天,会叔和会婶儿又去南京了。

    因为中央政府又迁回来了。

    上海那边签了停战协定,领导们觉得又安全了,洛阳做了十个月的临时中心,各个机关都开始往回迁。

    书杰他们上个月底又回了南京了。

    他们还得给孩子们帮忙去。

    会叔嘴里念念叨叨的,说政府这是过家家呢?首都是家里养鸡那笼子吗?今天搁到这儿,明天搁到那儿?

    老百姓怎么念叨,他也影响不了上头怎么折腾。

    老两口把纸币卷成卷缝在衣服里,把大洋一枚一枚的缀在裤腰上,才坐着火车南下了。

    万一跟去年似的,又碰上劫道的了,不至于落得回家的钱都没有。

    徐远平和二香又开始了过年掌勺的日子。

    王四姑悄悄问过肖远安,是不是觉得二香还行,有没有意思。

    可惜肖远安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想法,那姑娘只是他救活的一个病人,后来有缘分住在一个院儿里,就当她是个妹妹。

    二香可没拿他当哥哥,她都快把肖远安供起来了,在她心里那就是救苦救难的神仙,瞎想等于渎神,那是罪过。

    得了,你们爱咋咋的吧。

    王四姑放弃了,这么两人都没这个念头,愣往一块儿拽也没意思。

    等到除夕晚上吃饭的时候,付宁见到了李遇晴,桂平这一年可真是尽了心的给她补,那小脸儿又红润起来了。

    见到付宁,她也是笑得甜甜的,又是见礼,又是倒茶,也不跟那些孩子们去玩闹,就站在屋子的一角,守着茶壶,谁的杯子里茶少了,她就给添上。

    越是这人聚齐的时候,付宁越惦记付闯,这一年多了,真的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他现在都怕有消息了,天天自己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但是他也没焦虑两天,没等到破五,裴立言来辞行了。

    华北局势紧张,南京政府打算将故宫的文物南迁到南京去,虽然社会各界都反对,连搬运的工人都罢工了,但是也挡不住政府的决心。

    裴立言以前专精书画鉴赏,到了故宫博物院之后跟着几位老先生开始接触金石,现在已经是入门了。

    其实付宁能理解把文物运走的做法,谁知道哪个不长眼的会不会给故宫一炮啊?

    这些证明中华文明进程的金石、书籍,凝聚了几千年匠人心血的器物,少一件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但是在日本陈兵塞外、虎视眈眈的时候,急忙的把好东西往出拉,任是谁看,都是要放弃北平的意思。

    做不到一鼓作气,也不能这个时候打击士气啊!

    不过再怎么不满意,这胳膊拧不过大腿的事儿,该干还得干!

    裴立言北上了这几年,这次是跟着第一批精选出的金石字画南下,特地跟连安和付宁来告别,这两年他们几个混的很熟。

    送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