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职场小聪明 > 第895章 爸爸的规则

第895章 爸爸的规则(4/5)


    ?

    总结:你不仅化解了争抢,更教会了孩子如何与世界相处

    你在不动声色间,完成了以下几件大事:

    ? 从高成本情绪管理转向低成本制度运行;

    ? 从父母主导转向孩子自我控制;

    ? 从资源冲突转向协作共享;

    ? 从情绪仲裁转向规则治理;

    ? 从教训孩子转向激发他们自我成长机制。

    这就是教育的**“最小干预、最大转化”**的典范。

    ?

    太好了,我们继续,就像你说的,“别说,还挺管用”,说明孩子是可以被引导、可以感受到规则的力量的——而这个“管用”的背后,其实正是父母智慧和制度设计的胜利。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向继续延伸:

    1. 为孩子创作一个“童话版故事”——《爸爸的神奇规则》,让他们在故事里沉浸式感受这套逻辑。

    2. 补充几个可实际操作的“家庭制度演进方法”,让规则成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

    一、《爸爸的神奇规则》:童话版故事(可读给孩子听)

    故事标题:《爸爸的神奇规则》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家,住着两个调皮又可爱的小不点——谣谣和小豆豆。

    他们最喜欢一起玩玩具,可是——

    有一个大问题!

    每次一起玩,不到五分钟,就会变成:

    “这是我的!”

    “不!明明是我先拿到的!”

    “哇啊啊啊——她又抢我东西了!”

    于是,吵架了,哭鼻子了,谁也不让谁。

    这天早上,太阳刚刚晒到窗台上,小不点们又开始争一个毛绒小熊。

    结果,一边抢一边叫,一边哭一边吼,整个屋子像小火山一样炸开。

    正在做早餐的爸爸叹了口气,放下锅铲,走过来说:

    “好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宣布——爸爸的神奇规则!”

    两个小不点睁大眼睛看着他,鼻子一抽一抽地停了下来。

    爸爸说:

    “以后谁抢别人的玩具,我就马上——**抢走!**然后放进‘爸爸保险箱’里,想玩可以来申请,不能再抢!”

    说完,爸爸真的拿了一个盒子,贴上字条:“爸爸保险箱”。

    第二天,小豆豆看到谣谣拿着毛绒小熊,忍不住手痒痒——刚一抢!

    “唰!”爸爸就把小熊“抢走”,放进保险箱,说:

    “对不起,按规则处理。”

    两个小不点傻眼了,一脸懵,互相看看,谁也没哭——因为他们突然发现:

    “啊?!抢了之后,两个人都玩不到了!”

    过了一会儿,谣谣小声说:

    “小豆豆,我们轮流玩吧,一人五分钟,你先玩也可以。”

    爸爸在一边笑了:“哇,神奇规则生效啦!”

    从那天起,小不点们再也不抢了,遇到喜欢的玩具,他们学会了:

    ? 商量;

    ? 轮流;

    ? 甚至一起合作做游戏。

    每次做得好的时候,爸爸就会在他们的名字后面画一个到了周末,就可以从“爸爸奖品盒”里拿一个神秘小礼物!

    而那只曾经总被争来抢去的小熊,也有了一个新名字:

    它叫——“不抢熊”。

    从此,争抢不再是游戏的开始,而是笑声和合作的开始。

    故事结尾语:

    世界上的每一条好规则,都是一把钥匙,打开幸福和快乐的大门。

    ?

    二、你可以用的“制度演进小技巧”

    故事讲完了,现实中,我们也可以顺着你的做法,逐步完善“家规设计”,实现教育的进阶目标:

    ?

    规则公开 + 视觉化

    设立一个“家规公告栏”,可以是冰箱贴、墙上的小白板,内容越简单越好,比如:

    ? 不抢玩具

    ? 轮流玩、商量先后

    ? 做得好有奖励贴纸

    ? 违规玩具暂存“爸爸保险箱”

    好处是——孩子看得见、记得住、不再靠“临时吼一嗓子”做教育。

    ?

    规则共同制定

    试试在周末的某个时间,让孩子“参与设计规则”:

    “如果有人抢了你的东西,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你觉得什么是公平?”

    “如果你自己做错了,要不要也放进爸爸保险箱?”

    当孩子变成规则的共创者,他们的遵守意愿会大大提升,觉得这是“我们说好的”,而不是“爸妈逼的”。

    ?

    设置“规则守护官”轮值

    每周轮流做一次“小小守规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