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听得其言,身子之中,升起倦意来,护法这般多年数,他岂能不累,若能教山神为他看护,给他些许时间歇息,定是美极。
此倦意之念一生,便如野草般,迅速蔓延,教他动容。
正当猪八戒欲要应下之时,忽是回味真人昔年种种教导。
功成垂败。
木母祸心。
此乃取难之道,寻死之路,断不可为之。
猪八戒即是开口,说道:“罢,罢,罢。山神,你亦有职责在身,岂能教你担了老猪职责?此万万不可,此事不必再提,老猪亲自看护便是。”
山神诧异少许,说道:“菩萨,我虽有职责,但尚有些空闲,我见菩萨疲倦,故可为菩萨看护,请菩萨不必拒绝。”
猪八戒笑道:“此非是我拒绝,而乃职责之意,你如此尽心为职责而行,老猪又岂能耽搁职责,此为老猪之职责,老猪定要尽心看护。山神之意,老猪在此谢过,然老猪果真须亲自看护。”
山神闻听,深有感慨,昔年天蓬元帅今时却是不同,他朝猪八戒深深一拜,遂不再多语,起身离去。
猪八戒抡着九齿钉耙,驾云行至半空,再是护持着活死人墓,为王重阳修行保驾护航。
……
玄关朝暮叩,鼎火岁时迁。隙过驹留影,莲开瓣落肩。不觉十数载馀而去。
王重阳始终于活死人墓中修行,半步不曾外出,正如其言,不功成绝不出,决心坚定。
此十数载修行之中,王重阳逐渐得到更多的学识,他说不上来这些学识自何处而来,但自他入活死人墓中第五年而来,有些时候他昏沉睡去,自梦中总会见自己身处一古老洞府之中,他在洞府一室之中品读书籍,那些书籍无不皆有高深学识。
王重阳不知为何会有这等梦,但他十分珍惜入梦之机,一旦入梦,他即是得到高深学识。
如此往来十数载馀,王重阳身中的学识越发高深,他乃至于自学识之中,得到许多修行之法,身中积攒不少本事。
王重阳欲要融合三家之学说,亦是大有进展。
一日,王重阳仍是在墓中苦修,他昨夜梦入神机,又得许多学识,此教他融合三家之学说,大有进展。
王重阳沉吟许久,说道:“此三家之学说,各有不同,皆有精妙之处,正所谓是‘儒门佛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然到底乃是以佛,儒之妙,融入道之中,此以道为主也。”
“我自梦中所观,修行甚难,妙法许多,然到底以修得所谓金丹为主。我不知金丹为何,但知其乃大道所在,定是以此为主,进而修行,三家之学说,得之皆为修得金丹,金丹亦是最高之学识。”
王重阳一提到金丹,神色便有所动,他很想要知道金丹之门道,但他知得,此间时机未至,他尚不能得金丹之学识。
王重阳低声说道:“我虽不知金丹为何,但我大抵自梦中书籍,观读过一二,金丹者,乃身中之修行,但更是心之修行。所谓身之修行,无外乎‘命’也,心之修行,无外乎‘性’也,性命交关,此二者不可缺失。”
王重阳琢磨了许久,但他始终无法明白金丹二字,到底蕴藏着何等学识。
他思量之间,不禁回味起他常常入梦的地方,他不知那是何处,但那处给他一种亲切感,
王重阳沉思许久,忽是一笑,若是时机到来,他自会明得,苦思无用,他遂闭目习得学识。
……
却说西行大路之中,孙悟空照例巡视此处,若有妖邪胆敢入内,便会教他驱逐。
这些年数以来,靠着孙悟空的威名以及真人的法旨,西行大路一向安宁,无有任何妖邪胆敢进犯,此教许多生人皆靠拢在西行大路生存,更有甚者,迁都至此,建立国家,祈求不受妖邪侵犯。
孙悟空并未在意这等,他只在乎驱逐妖邪,不在乎西行大路有无人居住,故而西行大路越发热闹。
一日,孙悟空驾云四处张望,见着前方人气腾腾,无有半点妖气,他抓耳挠腮,说道:“此处之人越来越多,妖气恐会藏匿在人气之中,教老孙却是不好找。”
孙悟空正是思量法子,他总不能驱逐这些国度之人。
孙悟空沉思许久,未有思量出个甚法子来,他说道:“不若回去请示大师兄?大师兄有大智慧,定是能说出个法子来,不然若是妖怪藏在国度之中,老孙不好找寻。”
正当孙悟空有意转身回斜月三星洞,找寻真人时,他忽是瞧见前方地动山摇,隐有龙吟声炸响,扰乱西行大路。
孙悟空睁圆火眼金睛,朝那处张望而去,那儿乃是西行大路与南瞻部洲接壤之处。
孙悟空抓耳挠腮,说道:“老孙方见乃是何处之龙,胆敢在西行大路作祟,果真不将老孙放在眼里,昔年四海龙王尚给老孙三分薄面,今竟有龙敢于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