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306章:七国之乱

第306章:七国之乱(2/3)

  “如果他当年不那么婆妈的关心家中杂事,又何至于让我攻到睢阳城下呢?”

    梁王刘信,

    深受先帝刘盈的信任和倚仗,因此拥有了繁荣广大的封地,并且从侯升级为王。

    等当上了诸侯王之后,刘信并没有直接就藩,而是顺从先帝的挽留,留在长安继续辅佐他。

    他主持了《农典的编修,还有新式农具的建造,并将之推行到了各处。

    连续数年的丰收下来,官府的仓库中便填满了粮食。

    这是很了不得的政绩。

    面对朝野的称赞,刘信只是谦虚的说,“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成绩,那就是从民间收集了许多先贤典籍,让它们重现于世人面前吧!”

    然后,他一点也不留念权势和地位,返回了自己的封地,为天子镇守起东方来。

    晚年的时候,

    刘信又主动上书,请求皇帝将自己的封地分割给他的几个孩子。

    他说:

    “我的身边只有一个妻子,却生育了四个孩子。”

    “我对这些孩子都很疼爱,不希望只有嫡长子能享受到父母的恩泽,其他三子却要经受落魄。”

    “所以,我希望朝廷可以推恩于我的子嗣,允许我将梁国一分为四,再封赐给他们。”

    此言一出,

    便震惊天下。

    许多诸侯都在私底下认为,刘信这是在跟皇帝打配合,意图削藩!

    同样老迈的齐王甚至强打起精神,给刘信写了书信送去,询问他到底什么意思。

    刘信对此只感觉到一头雾水。

    他还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做的有什么不对吗?”

    疼爱子嗣,所以想要大家都能好好的生活,这有问题?

    妻子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自家的事,会让别人这么激动。

    她只能告诉良人,“管他的,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于是,

    刘信继续上书诉说自己的请求,

    做了几十年皇帝的刘盈知道,刘信是没有太多心思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趁机对一些诸侯国动手动脚起来。

    你们都是诸侯王,

    太祖高皇帝对你们的恩德还存于世间,没有消耗干净呢!

    为什么不能效仿贤能的梁王,做出让大家高兴的举动呢?

    而面对朝廷的压迫,

    诸侯王们不情不愿的,跟随起了刘信的步伐,将一些城池土地,吐出来还给了朝廷。

    刘信听说了这件事,还很是感慨的对自己的孩子们说,“诸侯之中,明白事理的人可有不少呢!”

    只有吴王刘濞清楚,自己当时有多么憋屈。

    所以,

    当“清君侧”的旗号打出来后,刘濞第一时间,就想要进攻梁国,将刘信四个儿子所占据的土地,尽数吞并,以消散堆积在心中许久的怨气。

    奈何刘信子嗣遗传了父亲的本分。

    他们的才能同样不够卓著,却知道在危机之下,最应该做什么——

    于是,

    他们散尽王府的财产,分给守城的将士,并且跟城中的百姓一同享用饭食,好节省粮食,延长防守的时间。

    在他们的坚持下,

    四等分的梁国成功等来了朝廷的援军。

    刘濞只能含恨带着军队离开了睢阳。

    当周亚夫持续追击,连败七国联军数次时,刘濞还很不服气。

    他统合了部队,想要在彭城跟朝廷展开决战。

    为了鼓舞士气,

    刘濞对自己手下的将领们说:

    “彭城地方,历代征战数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谈论起太祖高皇帝当年在彭城被项羽击败的事,仿佛这地方对我们来说凶多吉少!”

    “汉十一年,我跟随太祖讨伐英布,天下异姓诸侯遂得以平定!”

    “寡人率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四十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

    “不管怎么说!”

    “彭城是吴楚之地,此处地形户口,皆为我所熟悉!”

    “与周亚夫之军战斗,优势绝对在我!”

    当时,

    他坐镇吴国的儿子刘贤还派人过来,告知吴国在海边建造的大船已经快要完工的消息。

    只要这些大船一成,

    顺可沿海北上,援助被困住的齐国军队。

    只要齐军脱困,就可以南下跟吴楚联军合流,增强己方实力。

    逆则可为吴国退路,效仿当年齐国的田假,带着数百人扬帆去海外避难,如此也能不失富贵。

    对此,

    吴王刘濞只从容的点了点头,派人给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