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文一武的,排在最前,后面的也还有几个,不过,尤氏不觉得继母和妹妹会选了。
果然,待到晚间,她把贾珍给她的人选拿出来,优劣势也全都摆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姐儿,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喜欢文的还是武的?”
依尤老娘的意思是,郑小旗官就很好。
那是军中的。
有大姐儿和贾珍在,二姐儿嫁过去,比上不足,肯定比下有余。
但女儿的眼睛,更多的是瞟在马举人的单子上。
尤老娘心中叹息,只能放弃。
尤三姐也看出姐姐的意思了,她在尤二姐要开口之前,道:“二姐姐,郑小旗官挺好啊,虽然这马举人看着更好,可他为了念书,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一点也不顾念他娘。
这将来要考上还好,考不上……,可能到了七老八十,还要考呢。”
这?
尤二姐犹豫了。
尤氏看了眼三妹妹,笑了,“三妹妹说的是,这母子两个性子都强的很,一心扑在科举上。他们家原先还有三百亩田地和一间大屋,可是这些年,都因为读书和生病败完了。如今租着别人家的屋子过日子。
虽然马举人的年纪也不大,看着未来很可期,但是吧,看好他未来的,也有不少人。
他自己觉得奇货可居,心也高的很。
对未来岳家的要求,只怕也很高。”
虽说做为她的妹妹,二姐儿也可以了,可是族学里的表弟闵建柏一直靠读书挣钱呢。
外面的寒门学子,一边读书,一边挣钱的也多的很。
今年考中进士,走的两位先生,也一直都是边读书,边挣钱。
不能坐馆,就抄书。
她书店里,寒门学子抄书的也很多。
说真的,在尤氏眼中,二姐儿与其选那马举人,还不如选更小两岁的钱秀才。
虽说有兄弟两个,但人家没有连累兄弟,一直是边读书,边抄书,每年光抄书的银子都有差不多五两。
“妹妹若是喜欢读书人,这位钱秀才也挺好的,他虽然今年才考中秀才,但他读书迟,家底更薄,除了一开始的两年,是他爹娘供养,后来都是他自己一边读书,一边抄书,自己供自己。”
尤氏指着下面的一个人,“这样的人,任何时候,都能把自己的家顾好。”
这?
尤二姐犹豫了,“大姐姐,能不能让我想两天。”
“自然可以。”
尤氏没什么不能同意的。
她尽心尽力的给妹妹找未来的夫家,自然是希望她好的。
若是随便应下哪个,以后过的不好,她也会难过的。
“本来就是让你先看看。”
妹妹这边应下了,才能相看。
相看完了,她还得细打听。
尤氏起身,“母亲、二妹妹、三妹妹,天不早了,我先走了,回头有什么事,你们再跟我说。”
“慢着点,我和你一起回吧!”
尤老娘如今就住在尤氏的院子里,这大晚上的,她也不放心,“三姐儿,你也帮你二姐掌掌眼。”
“诶~”
尤三姐一口应下,和二姐一起送她们出门。
直到她们都走远了,两人才重新回去。
“二姐,你是不是就看上马举人了?”
“……考举人也好难的。”
钱秀才虽好,可谁知道他以后能不能考上举人呢?
尤二姐轻声道:“我们家……”
“我们家有什么呢?”
尤三姐截住话头,直接道:“说我们是官宦世家,可是不管亲爹还是继父都去世了。”
她知道她姐姐想什么,“他们也都是小官,并没有攒下什么家业。”
亲爹那边,更多的家业是被叔伯们拿走了。
她娘是带着她们两个拖油瓶嫁给继父的。
继父感念亲爹的救命之恩,对她们虽然不错,可是他也不曾长寿。
如今她们母女依附的是继姐。
继姐对她们母女好,那是继姐人好。
可是她们若是太过了……
贾家的某些人只怕都会看低继姐。
“如果你要说贾家,倒也不是不能说我们不能依附,但是,大姐姐嫁进来,本就是高嫁,我们不能成为她的助力,至少不能成为她的拖累。”
她二姐一直软的很。
不看着点,根本不行。
在贾家因为大姐,她们得到了尊重,尤三姐就更加的自尊自重起来,“马举人这样的,属于一条道走到黑的,若是顺利还好,若是不顺……,贾家若是不能给他帮助,只怕都要怨怪上姐姐。
到时候,二姐,你又要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