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527章 再封赵国公

第527章 再封赵国公(2/3)

这种小国环绕局面,不可让任何一国坐大,以免威胁到大唐。

    李治认为有理,接受了两国贡品,将两国纳入大唐属国行列。

    其实只要大唐稳定,周边小国之间便不容易轻启战争,就算打起来,大唐也可随时调停。

    对大唐来说,各国稳定,大唐的商业才能繁荣发展。

    所以在共同利益驱使下,整片地区呈现出难得的和平态势。

    至于波斯的卑路斯,则是仗着旧日功劳,想要复辟波斯帝国的荣光。

    无论李治还是大唐官员,对他都有一个容忍限度。

    如果他依然不断的在周边挑起纷争,大唐迟早还是会收拾他。

    就在这时,内侍来报,皇帝已进入侧殿。

    众官员停止交谈,分成左右两班,进入大殿。

    大殿内的布置,与往日不同。

    以前大臣们都是跪坐在蹑席上,今日李治命人摆了十六张椅子,椅子前各有一案,大臣们来到椅子旁站定。

    李治得知大臣们入殿后,也从侧殿角门走了进来,来到宝座台坐下。

    “臣等拜见陛下,恭贺陛下千秋鼎盛,龙体安康!”群臣拱手见礼。

    李治目光环视一圈,抬手道:“众卿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

    群臣各自落座。

    李治缓缓开口道:

    “今日之宴,非普通宫宴,诸卿想必都已知晓。这些年来,国家繁荣,百姓安康,离不开诸卿辛劳辅佐,今日朕便借着这千秋宴,与诸卿同庆,好教诸卿知道,朕并未忘记任何人的功劳!”

    群臣欢喜动容,同时起身,躬身下拜道:“臣等拜谢陛下!”

    李治命人斟了一杯酒,举杯道:“这第一杯酒,先敬程名振老将军,老将军在高句丽战场上奋勇争先,致使身上留下沉重伤势,先行离世,实乃我大唐忠烈!”

    将杯中酒倒在地上。

    群臣也纷纷举杯,将酒倒在地上。

    李治又端着一杯酒,来到阶下,走到李勣跟前。

    “李公,你是我大唐定海神针,吐蕃之战,多亏你与国舅共同谋划,高句丽之战,又得你出色指挥,来,朕敬你一杯!”

    李勣红光满面,躬身与李治饮了一杯。

    李治喝完这杯后,继续前行,来到第二人跟前。

    坐在第二位的正是长孙无忌。

    李治与他对视着,两人目光碰撞后,都不由都想起了当初在丽正殿的一番对话。

    当时长孙无忌袒露心声,直言濮阳李泰曾给他写信,想要谋逆。

    又说那些叔子辈亲王,因不满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心中都暗藏着一颗谋反的种子。

    若不是长孙无忌在,李治刚登基那会,就绝不会只有荆王李元景一人谋逆。

    他当时以为必死,这番话说的非常直接,毫不客气。

    也正是这番话,打动李治,最终李治留下他一命。

    如今时过境迁,李治已能坦然看待这件事情。

    可以这样说,当一个人拥有长孙无忌那样的权势时,大部分人都有可能会选择谋逆。

    少部分人会像长孙无忌一样,握紧权势,却无谋反之心。

    至于主动将权力还给皇帝之人,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估计也没有几人。

    如今掌控一切的李治,已能够更宽容的去看待长孙无忌。

    再加上他这些年来的功劳,也是时候给他正名了。

    李治轻轻道:“国舅,这些年来,也辛苦你了。”

    长孙无忌双目泛红,微笑道:“陛下能给我这个罪人为国效力的机会,将功赎罪,我已感激不尽!”

    说完长身一躬。

    李治目光看向众人,朗声道:“诸卿,今日好让诸位知道,这些年来,很多大事,国舅都在背后默默为国家奉献。对外有吐蕃之战,对内有清除叛乱、支持改革,从即日起,朕将恢复国舅赵国公的爵位!”

    群臣听到此话,都看向了长孙无忌,有人为他欢喜,也有人暗暗皱眉。

    然而无论众人怎么看待长孙无忌,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个值得钦佩的人。

    无论是谁,做过他那种事,都不可能活下来。

    长孙无忌却活了下来,还得以重新授爵,怎不令人钦佩?

    接下来,李治朝每一个人都敬了酒,细数他们这些年来的功劳。

    这其中于志宁的措辞最为模糊,因为他实在没有太大功劳,只是刚好在每一件大事上,能蹭上一点小功。

    在场众人中,官职和资历最低的是狄仁杰和张柬之。

    话又说回来,他们俩虽年轻,能力却是真的强。

    狄仁杰负责大理寺,将长安城治安管理的井井有条,几乎每个长安人都有一种感觉,无论任何案件,只要狄仁杰出手,必定水落石出。

    这在无形之中,也威慑住了很多想要铤而走险之人。

    张柬之负责鸿胪寺兼中书省侍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