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116 意向

116 意向(2/3)



    山崎义则微微点头,又摇了摇头:“俞总,我很乐意看到你对我们三菱技术的认可,但我想说的是,相较于增程技术,混动技术的能源效率明显会更高。”

    丰田对混动技术的探索已经有些成果,今年京城车展的时候就有它的混动车型。

    “我明白山崎先生的意思,主要是混动技术在油耗方面的优势,增程车的结构会比混动车简单,也不使用发动机直驱的模式,同等条件下的油耗会高一些。”俞兴认真的说道,“碳硅集团的‘碳’是取碳基生物的‘碳’之意,是要围绕人来服务,技术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人的。”

    “相较于油耗的表现,增程车简单的结构就能节省更多的体积,也更方便我们整车做可靠性和平顺性的设计,以及,我们觉得增程车相较于混动车可以让我们更关注于对电机的设计和发挥。”

    “不同的技术路线各有优劣,我们依照我们自己的情况选择这样一条路,希望市场最后是正面的反馈。”

    俞兴比较简洁,没有长篇大论。

    这种技术路线上的事也不是三言两句就能说好的,哪怕再谈几天也不可能说服彼此,唯有市场的表现才最真实。

    山崎义则是技术负责人,只是起了些探讨的心思,没有破坏本次交流的意思,见这位年轻的车企创始人不是对技术路线一无所知,也就停下这种交流。

    “俞总,路都是走出来的。”陈茂雍鼓励了一句,“我听说碳硅集团在供应链上做了很多工作,相信必然能给新能源产业带来很大的推动,沈航三菱这次的1.5T技术基本完成,我们本来预计在明年推向市场,但既然碳硅集团希望针对增程场景优化,那它的使用在现在就是最好的。”

    反正都要对发动机进行改动,它有没有正式推向市场都无所谓了。

    “陈总,沈航三菱是国内最优秀的发动机厂商,我们就是在等你们的技术合作。”俞兴笑道,“这次恰逢产业八年规划的出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陈茂雍连连点头,天时最重要,政策就是天啊。

    既然意向确定,具体的合作就直接谈了。

    陈茂雍同意两边成立子公司,但要求沈航三菱占股51%,而这部分的股份全都以技术计算。

    换言之,沈航三菱一毛钱都不掏,只出技术和人,同时,这部分的价值算作5100万,也就是子公司要做成1个亿的立项项目。

    俞兴对股份比例与公司价值都有异议,也不愿意己方的股份全都用资金来算。

    两边的态度都很坚决,谈了半天始终没取得进展。

    到了第二天,俞兴提出来一个新的方案,子公司价值降低,再引入临港的资金,沈航三菱股份不超过50%,但仍然是大股东地位。

    陈茂雍断然拒绝,临港肯定和碳硅集团是一伙的,这还用想吗?

    这一天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不同意股份,但沈航三菱愿意把子公司放在临港。

    白天的意见交换比较激烈,晚上吃饭的气氛还算融洽。

    俞兴连续招待了两天,也算都有交流。

    他在和代表马来西亚投资机构的卡米尔闲聊时忽然想到对方的身份,笑着问了句:“马总,宝腾集团有没有兴趣出售莲花啊?我对莲花还挺有兴趣的。”

    卡米尔给自己取了个一个中文名,叫做马曼凡。

    马曼凡有些惊讶,追问道:“莲花吗?宝腾的莲花吗?俞总真有兴趣吗?”

    俞兴见他这种反应,也有些意外:“是的,莲花跑车的莲花,宝腾有在寻找买家吗?我看它澄清了两次这种消息。”

    从去年开始就有宝腾要卖掉莲花集团的消息,但宝腾集团都给予了极其正式的否认,坚称不会卖掉莲花,会实现这个品牌的复兴。

    俞兴认为宝腾还得在这个财务黑洞上折腾几年才死心。

    “莲花是很好的品牌,如果俞总有兴趣,我可以帮你问一问。”马曼凡很认真。

    俞兴转动着念头,再次表示道:“我是真的有兴趣的。”

    马曼凡立即拿出手机:“那我去旁边打电话问问。”

    他连吃饭喝酒都暂时顾不上了。

    旁边同样听到两人谈话的陈茂雍借着喝酒表示不满:“俞总,你都有钱去国外买莲花,何必和我们在这么点公司价值上纠缠?”

    俞兴笑道:“陈总,几千万不是一点价值啊,那是很多啊,我是对莲花有兴趣,又不是现在真把它买下来了。”

    陈茂雍摇头,顺势又表达坚定的立场。

    半晌之后,马曼凡打完电话回到座位,认真的说道:“俞总,如果你真对莲花集团有兴趣,可以去马来西亚当面聊,他们愿意考虑出售莲花集团的部分股权来缓解资金的紧张。”

    俞兴听到这句话只觉神经一跳,心里猛然兴奋起来。

    他没有立即回答,脑海里的念头快速转动。

    陈茂雍好奇的帮忙询价:“马总,莲花集团会按照什么价值计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