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来说:乐塘的体型并不是参加越高比赛上佳人选。
我们前文中也说了:燕国在燕王姬哙的治理下内乱不断。尽管在两年前(公元前311年),姬哙的儿子姬职被赵雍派人护送回燕国即位,但由于姬职的即位时间较短,尽管燕国在他的治理下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部分地区仍然还有不和谐的情况出现。
这不,在八国运动会开赛之前,燕国国内排名前三的越高运动员相继出现了意外:冠军和小混混在街头发生口角,被一群混混胖揍了一顿,三个月无法下地走路;亚军在巷口处看到一老儒的钱袋被抢,骑马追击盗贼的过程中意外坠落,导致了膑骨折断;季军在田里帮父母清除杂草,路遇一条毒蛇,由于蛇身漆黑与泥土之色接近,在没注意的情况下踩中蛇尾,不料被蛇头反咬一口,当即昏迷摔倒,等送至郎中处早已毒入骨髓,不得已切除半个小腿才得以保全性命……
由于参加越高比赛种子选手相继发生意外,所以一向迷信的古人觉得这一年的越高比赛可能与燕国出生的子民相克,于是当年的全国第四、全国第五、全国第六名都相继找了各种借口退出了即将要进行的八国运动会……
由于燕国的所有越高运动员都怕自己出现血光之灾,所以一时间人口破百万的燕国竟然找不出一位选手参加越高比赛!
眼看距离八国运动会开赛的日期越来越近,若是燕国在越高项目上无人可用,那势必会沦为其他诸侯国和天下所有人的笑柄与谈资。
就在这左右为难的时刻,勇敢的乐塘站了出来,对燕王姬职说道:“大王,臣乐塘来燕国已有十三载,吾本不是燕人,但在穷途末路之时承蒙您收留,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吾若能效微薄之力将是莫大的荣幸!”
燕王姬职思考了一会儿觉得乐塘虽在燕国但终究不是土生土长的燕人,如果由他来代表燕国参加越高比赛——或许能打破燕国越高运动员频频发生意外的“魔咒”!
当然,乐塘自告奋勇想参加比赛是一种值得赞许的行为,不过必要的赛前测试缓解也是需要进行的。
因为:燕国好歹也是众诸侯国之中有头有脸的存在,如果挑出了一个草包来参赛,势必也会引起天下人的笑话。
一番测试之后,燕国教练团的所有人也都赞不绝口,连连称奇!
原来在公开越高环节,教练团上来就将横竿摆放在一丈一尺一寸(约302c)的位置上,这个高度可是之前燕国越高大赛季军最后使出吃奶的劲才跳出来的成绩。
众人本以为这个胖子看到这么高的距离会知难而退,如此:即能保住了当今大王的面子,也能让他们重新物色新的人选。
(注:教练团若是在燕国全境内公开海选越高运动员,就意味着会从朝廷处获得一大笔活动经费,游山玩水的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合理的部分中饱私囊——岂不是美差一件?)
岂料这看似笨重的肥仔竟然在腾空而起之后一次性就过了竿……
众人心中盘算的那些伎俩也瞬间被击得粉碎,转而换了一副嘴脸,个个开始拱手朝着乐塘表示祝贺。
燕王姬职看乐塘轻而易举便过了关,为了保护乐塘实力的神秘性,不让其他国家的探子有机可趁,于是当即停止了测试并宣布:乐塘就是燕国选中参加明年春天八国运动会越高比赛的一号种子选手!
由于乐塘的出色表现,姬职特意向赵雍递交了国书请来了当年护送他回燕国即位大王的将领乐池作陪。
姬职这番操作有几个鲜为人知的目的:
1、乐塘和乐池是亲兄弟,让哥哥给即将比赛的弟弟践行,一方面可以让弟弟无后顾之忧地比赛,令一方面也体现了燕国国王关爱下属的淳淳之心。
2、一年前(公元前311年),赵王赵雍派大将乐池从韩国将自己接到燕国即位,自己只一眼就对乐池万分钟意。
说起这乐池,那可真是样貌极尽魁伟。
肩宽背厚,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英姿勃发。他的胡须犹如钢刷,炯炯有神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手持一柄偃月刀,胯下一尊赤兔马,有千夫不当之勇,万人莫敌之气。
奈何当时的姬职只是寄人篱下的丧家犬,在赵**队的护送之下,也不敢过多地与乐池套近乎。
如今自己即位已一年有余,国内外局势也已控制了十之六七,此时找上一个合理的借口与心心恋恋的大将军见上一面,开怀畅饮,通宵达旦——岂不人生一大美事?
3、姬职在初登大位之时,就着手于调查王侯将相们的生平轨迹,其中这乐池身世背景相当可观。
乐池的父亲是乐舒,爷爷更是大名鼎鼎的乐羊。
(注:作者已经在之前的章节里叙述过乐羊、乐舒两父子的相关情况,这里自不必多言,详情请众读者回看第145章。)
乐羊是魏国奠定中原强国地位的重要将领之一,而乐舒是中山国有望再度复兴的风云人物。这两人都是当时难得一遇的奇才,乐池作为他们的直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