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季汉楚歌 > 第202章 定荆扬之局,行封王之势,卧龙凤雏在左右,天下舍我其谁

第202章 定荆扬之局,行封王之势,卧龙凤雏在左右,天下舍我其谁(1/2)

    刘标笑眯眯的看着孙权。

    故意言及“治理郡县的才能上争个高低”,其实是在给孙权挖坑。

    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想法,刘标其实挺欣赏孙权的才能的。

    不论是荆南的武陵、零陵、长沙、桂阳,还是江东的吴、会稽、丹阳、豫章、庐陵。

    豪强宗部自成一系,蛮夷山越虽然半汉化但又极容易受豪族挑动。

    虽然人多地广,但很难镇抚。

    刘标要争雄于中原,是不能将精力偏向于南部的豪强宗部和蛮夷山越的。

    左传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未融合前,汉与蛮夷山越是同不了心的。

    想要融合,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办到的。

    尤其是如今的中原尚且处于混乱的局面,妄谈融合,只会引起比五胡乱更严重的后果。

    即便有部分蛮夷山越仰慕汉文化想主动融入,也会有豪强宗部挑动生乱。

    刘标需要有一个不强且也不弱的势力,在南方跟南部的豪强宗部和蛮夷山越对峙。

    孙权有心机有手腕,麾下又有孙坚孙策留下的骁将悍卒,其实很适合当一个护蛮夷校尉。

    当然:

    前提是孙权,能真的收敛争霸之心。

    若不能收敛,刘标再有容人之量也不会允许一个拎不清的“吴侯”在心腹之地。

    孙权没有猜到刘标的“深层次”的用意。

    当听到刘标真要让出“荆南四郡”的时候,孙权的呼吸明显一促。

    虽然荆南四郡诸民关系复杂且又有张津及张羡旧部作乱,但得了荆南四郡,就能将武陵、零陵、桂阳、长沙、豫章、庐陵、丹阳、吴郡和会稽连成一片。

    整个南方,都是他孙权的!

    孙权脑海中已经构想,让黄盖当武陵太守、韩当当零陵太守、程普当长沙太守、徐琨当桂阳太守,再寻机将豫章、庐陵、丹阳三郡的孙贲、孙辅、孙翊替换。

    将南部九郡都替换成自己人。

    如此这般,又有谁还敢小觑?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孙权盯着刘标的双眸:“当真如此?”

    刘标大笑:“洛水虽然在北,但光武帝的洛水之誓长存我等心中。”

    “若吴侯愿意,我今日可遥指洛水起誓,愿与吴侯缔结兄弟之盟。”

    “只要吴侯不背盟,我决不会兵指荆南四郡。”

    “镇南将军,可为见证!”

    刘表感觉头有些晕眩。

    什么都要老夫来见证,过分了啊!

    老夫是最惨的一个,荆州都丢了,就不能让老夫别掺和了吗?

    若不是想保住家小,刘表是真的一刻都不愿意待在这里。

    刘表拱手大呼,表达态度:“愿为伏波将军见证。”

    刘标大笑:“镇南将军豪气,令人佩服。吴侯,有我遥指洛水起誓,又有镇南将军为见证,你还有什么疑虑?”

    孙权的呼吸再次一促,内心开始权衡利弊。

    光武帝指洛水发誓后,洛水之誓在士人中是很有权威的。

    刘标若是当众遥指洛水起誓且让镇南将军刘表为见证,基本上让荆南四郡这事就定了!

    让孙权迟疑的是“兄弟之盟”。

    若缔结了兄弟之盟,今后岂不是只能一直待在南方不能北上?

    若不缔结兄弟之盟,刘标就不会履行“决不会兵指荆南四郡”的承诺。

    若今后背盟,这名声和大义就不好弄了。

    沉吟良久。

    孙权决定先取得眼前利益。

    至于今后是否要背盟,那是今后的事。

    若连南部九郡都掌控不了,别说背盟了,能不去厚着脸皮去求刘标“兄弟互助”都不错了。

    再想到冷眼旁观的孙贲等人,孙权不再迟疑。

    孙权大笑:“若伏波将军真有此意,孤又岂会不愿?今日诸位都可为见证,孤愿与伏波将军缔结兄弟之盟。”

    听到孙权自信的大笑,周瑜下意识的蹙眉,欲言又止。

    周瑜旁观者清。

    刘标就如同在哄小孩一样先拿了几个甜枣哄着孙权,让孙权安安心心的待在南部九郡。

    刘标初入荆州,想在荆州笼络人心没得个三五年是办不到的。

    对刘标而言,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荆南四郡,本身就不在刘表的掌控内,名义上得到荆南四郡对刘标没任何好处。

    最重要的是:

    孙权要平荆南四郡,必用武力,若用武力,必失人心。

    若刘标趁机怀柔四郡,仇视孙权的荆南四郡豪族宗部蛮夷山越,就会对刘标生出好感。

    昔日刘虞在幽州时,就是用这套怀柔之术,在民心上将公孙瓒压得死死的。

    若不是刘虞在军事上犯傻,公孙瓒压根没半点出头的机会,更别说软禁刘虞了。

    周瑜的猜测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