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季汉楚歌 > 第173章 好消息:太史慈出城请降,刘吕尽得江北之地。

第173章 好消息:太史慈出城请降,刘吕尽得江北之地。(2/2)

,自报了身份。

    太史慈没有拒见,似乎早有所料:“先生来此,是来当说客的吗?我一生最终信义,若是劝我降,可以离去了。”

    “你乃淮南名仕,我不想让你面上难堪,你可回去告诉刘标,要战就战,我不惧一死。”

    刘晔不慌不忙:“都尉误会了,我并不是来劝降的。”

    太史慈眉头一蹙:“不是来劝降的,那你是来作甚的?”

    刘晔作揖一礼:“古有墨子劝战,最终让楚宋罢兵言和;刘晔不才,也想相仿墨子劝战,让皖城士民不再受刀兵之苦。”

    太史慈冷笑:“我已经颁布告示,百姓可自由出城务农,何来的刀兵之苦?”

    刘晔平静如旧:“伏波将军一日不退兵,皖城一日不得安宁。”

    “此时罢战,只因伏波将军和都尉都不想耽误了农时。”

    “农时一过,大战再起,又岂会没有刀柄之苦?”

    太史慈喝道:“我也读书,这段记载说的是楚国攻宋,墨子劝楚王罢兵;你要效仿墨子,应该去劝刘标罢兵。”

    刘晔轻笑:“都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墨子在劝楚王罢兵前,先见了公输盘,然后才见的楚王。”

    “其本意在于,若是善于攻城的公输盘认为不能破宋,楚宋的刀兵就可以免除了。”

    “都尉就如公输盘一般,骁勇善战,是平南将军信任的大将;若都尉想战,伏波将军和平南将军的战事就不可避免。”

    太史慈蹙眉:“若刘标不战,我又岂会再战?”

    刘晔拊掌:“有都尉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都尉没有再战之心,皖城士民终于可以迎来和平了。”

    “既如此,还请都尉率皖城将吏,迎伏波将军入城。”

    太史慈微微一愕:“我只说了不战,为何要迎伏波将军入城?你莫不是忘了,若是劝我降,可以离去了。”

    刘晔讶然:“都尉怎会还有这样的想法?为何非得执着于降?”

    “莫非平南将军孙策,不甘于当一个小小的吴侯,已经效仿袁术,僭越称帝,当了吴帝了?”

    “都尉,你莫非也背叛了大汉,甘愿当一个叛逆了?”

    “若如此,都尉置东莱的老母妻儿于何地?”

    “这可是抄家灭祖的大罪!”

    “都尉,你真的背叛了大汉了吗?”

    刘晔一阵连珠炮的反问,问得太史慈一句话也反驳不上来。

    直到刘晔话问完了,这才拍案而起:“平南将军没有称帝!我也没有背叛大汉!”

    刘晔“松了一口气”:“都尉,你早说啊,吓死我了!若你真的背叛了大汉,那我这个汉室后裔,肯定会被你砍了祭旗。”

    太史慈的胸脯起伏,显然被气得不起。

    “刘晔,你到底想说什么?”太史慈瞪着眼,双手按在桌上。

    刘晔故作疑惑:“都尉,你是大汉的都尉,伏波将军是大汉的伏波将军。”

    “如今刘太守死了,庐江无主。伏波将军来皖城主持军政,都尉身为下官,难道不应该率皖城将吏迎接上官吗?”

    “都尉以前在青州也是州府吏官,应该懂得这个规矩的。”

    “我委实不明白:都尉没有背叛大汉,伏波将军也没有背叛大汉,都尉为何会觉得这下官迎接上官,就是在降?”

    太史慈语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