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砸了!都砸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砸了!都砸了!(1/2)

    青龙和三百名锦衣卫,才踏入江南的地界时,就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

    但谁也没有轻举妄动,他们怕打草惊蛇,更怕引火烧身。

    青龙这一路前来,目的非常明确,直奔钱塘而去。

    最后直到青龙率领着锦衣卫们,来到钱塘县时,钱塘于氏终于坐不住了。

    就在青龙进入钱塘县时,于氏的当代家主于允忠,已经带着家仆,前往南京去走动关系去了。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钱塘县的繁华程度,是北方那些县城,不可比拟的。

    钱塘县城里,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十万人家竞豪奢。

    游客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商业气息十分浓重。

    此时大明东南沿海的几个经济重地,已经不叫有资本主义萌芽了,就是实实在在地诞生了资本主义。

    但并没有诞生多少新的资本主义贵族,反而是原来的世家大族们,早早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享受了资本主义的红利。

    于氏大宅,就坐落在钱塘县里,最繁华,位置最好的地方。

    但青龙没有选择去往城里,而是绕过钱塘县城,去往一个叫义蓬的地方。

    这里,便是于慎的老家。

    他的九族之人,也都住在这里。

    随着青龙等人渐渐远离钱塘县城,迎面的景色依旧秀美,田里的庄稼依旧旺盛。

    但行走在期间的劳作百姓,脸上却鲜少有笑容。

    他们的身形同样饥瘦,皮肤一样粗糙微黑,全然不似城里人那样粉头白面的富态。

    他们身上的衣衫,也都是粗布麻服,和城里那些绮罗满身的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阡陌间的民宅,同样简陋,朴实无华。

    似乎这里的富庶和繁华,和他们毫无关系。

    他们和其他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一样,同样只是混个温饱而已。

    只是相比于北方的百姓来说,他们吃穿不愁,日子虽然不好过,但也能过得下去。

    家里有余粮,逢年过节能吃顿肉,四五年做一套新衣裳,就是他们的日常。

    当然,他们现在过的日子,也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们,求之不得的。

    但以东南的富庶来说,百姓们不该过这样的苦日子。

    青龙淡漠地瞥过,这些往来田间的百姓,丝毫不为所动,依然笔直地前往于慎的祖宅。

    可就在路过一处豪华的祠堂时,青龙却停下了脚步。

    只见几个石匠在一处石头上敲敲打打,工作得非常仔细。

    石头大概一丈来长,在石匠的敲打下,已经颇具雏形,从样式上看,是一个人的石像。

    再仔细一看,那人的容貌,竟然和逆贼于慎,一般无二。

    青龙翻身下马,来到石像边。

    正在敲打石块的石匠们,见身着官服的人前来,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垂手退后几步,缩着身子,恭敬地对青龙点头哈腰。

    “官爷……官爷好……”

    青龙面色铁青,眉头死死地皱在一起。

    明明朱祐樘已经给于慎定了性,判为国贼,株连九族!

    可这些钱塘百姓,竟然还在为于慎雕塑石像,简直是大逆不道!

    “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敢为逆贼塑石像!”

    “难道你们也想造反吗?!”

    随着青龙的一声诘问,青龙身后数百名锦衣卫,无声无息地悄悄逼近,将这些石匠们围在了中间。

    石匠们哪里见过这种仗势,他们当场便被杀气腾腾的锦衣卫们,吓得跪地求饶。

    “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啊!”

    “这石像也不是我们要塑的,是当地的百姓出钱,请我们塑的。”

    “我们也是混口饭吃,有人出钱,我们就塑了,我们也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啊!”

    石匠们的解释,让青龙心中更加惊怒。

    “什么?!百姓出的钱?!”

    “愚蠢!简直愚蠢!”

    “我看这里的百姓也不富裕,何苦要这么多钱,给这乱臣贼子塑像……”

    突然间,青龙心神电转,转头问道:“这个石像,到底是谁让你们塑的?!”

    “不可能是钱塘的百姓,自发出钱让你们塑的吧?”

    “官爷英明,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们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去塑像啊!”

    石匠们连连点头,解释道:“是那于家的允忠老爷,命令我们这于家庄的百姓们,出钱为此人塑像的。”

    “老爷们都说这个人是大明的功臣,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大英雄,给我们钱塘带来了巨大的荣耀。”

    “于情于理,我们都要出钱为其塑像,他们还说我们能出钱为他塑像,是我们的荣幸呢!”

    “为此,于家庄的人,家家户户都要出半贯钱,我们一家辛苦一年,也存不下半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