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 第一百二十章 草字辈(十三)

第一百二十章 草字辈(十三)(1/1)

    凉州

    陇县

    “一辆马车报价一百万钱。”

    “一条生鱼报价一万钱。”

    “一根长矛报价三万钱。”

    “一个陶碗报价九千钱。”

    “一根马鞭报价一万三千钱。”

    “九头山羊报价六百万钱。”

    “一根竹子报价一万两千钱。”

    “一辆独轮小推车报价四十万钱。”

    “陇西郡上报,给诏安羌人建造草舍,一间草舍报价五十万钱。”

    “金城郡上报,羌贼俘虏太多,地牢不够用,每扩建一间地牢,需要八十万钱。”

    “武威郡上报,救济汉人难民,一双草鞋二十万钱。”

    凉州刺史刘秉看着护羌校尉这些年的开销清单,选择全部认可。

    这些年,朝廷在凉州的军费开销越来越大,可是羌贼却反而越剿越多。

    所以,朝廷任命他为凉州刺史,让他去调查凉州的军费开销情况。

    除了调查军费开销,还要调查各个郡的诏安开销。

    这些年,各个郡都向朝廷上报,诏安羌贼需要大量钱财。

    这些钱也不知道进了谁的腰包,每年海量的钱财流入凉州,可是羌贼却越诏安越多。

    一些人甚至提议放弃凉州。

    只要放弃凉州,就可以节省这些开销。

    凉州已经成为了帝国的溃疡,放弃吧,不舍得,不放弃吧,每年每月都在吞噬帝国海量的财富。

    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里,有十分之一都要投入到凉州这么个人口稀少的州。

    每当朝廷试图减少对凉州的财政投入时,立马就会有许多羌人造反。

    除了军费报价造假,还有非常严重的空饷。

    各郡戍边军团,实际士兵数量连一半都没有。

    陇西郡账目上有三千戍卒,实际上却只有一千三百戍卒,其余一千七戍卒的军饷都进了郡县官吏们的腰包。

    今年,朝廷减少了对凉州的投入,原本每年四亿钱的财政补贴,今年只有两亿钱。

    “既然朝廷不肯给我们钱,那我们也只好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了。”

    凉州刺史刘秉决定对羌人强征牲畜。

    这是没办法的事,他贪污的那些钱,大部分都要用来孝敬宦官,朝廷今年突然减少了对凉州的投入,导致他贪不到以前那么多钱了。

    可是宦官的索要是不会减少的,如果今年的贿赂凑不齐,那他的仕途生涯就到头了。

    “不换思想就换人,如果你刘秉没能力捞钱,那就换个有能力捞钱的人上任凉州刺史。”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你不捞,有的是人捞!”

    两亿钱看起来很多,其实他刘秉能留在手里的并不多。

    两亿钱里面,有两千万钱要用来真的办事,剩下一千八百万都要分给凉州大小官吏,护羌校尉那边也要分。

    就这,还远远不够,宦官们也在等着他凉州刺史送贿赂。

    书信各郡长官强征牲畜的同时,他又写信给新上任的护羌校尉苏苇,希望苏苇做好镇压大规模羌乱的准备。

    他当然知道横征暴敛会引发羌乱,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总不能因为害怕民众造反,就不压迫民众了吧?

    总不能因为害怕噎死,就不吃饭了吧?

    这简直荒唐!

    这些年,羌乱一直没停过,每次都被镇压,所以,这一次也不会有例外,无非是规模更大一点,镇压难度更高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