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们劝陛下御驾亲征吧?

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们劝陛下御驾亲征吧?(2/3)

济中心,后勤压力难以承受。

    从这些实际问题来考量,定都长安肯定是不行的。

    至于要定都哪里,却是有些难以抉择了。

    有人认为最好还是定都汴京,有的人提议洛阳,有些人更为激进,认为最好定都析津府,也就是后世的北京。

    提出这个意见的人也有他们的根据,他们认为,若是定都析津府,一来可以解决漕运问题,隋唐长安依赖大运河从江南运粮,开封以汴河为生命线,“漕运不通则都城危”,既然漕运危险,那么就依靠海运。

    析津府与海岸线很近,若是定都析津府,漕运问题迎刃而解。

    当然这个只是只是他们的论据之一,其实他们更重要的依据是,他们认为,西夏不足虑,很快便可以收回来,以后统一全国之后,大明的威胁只有来自草原以及东北,因此定都析津府,可就就近控制。

    这个说法有不少人嗤之以鼻,但苏允却是对提出这个意见的人刮目相看。

    提出这个想法为首的人叫周行己,若有记忆力好的读者老爷,便知道此公乃是洛阳苏学会的创始人。

    苏允知道大明以后最大的敌人是谁,但这周行己可不知道啊,但有些人的眼光就是超越时代的,这个周行己便是这样的人。

    现在大明才刚刚立国,大宋、大辽以及西夏仍在,但周行己已经意识到未来的敌人就在草原以及东北!

    苏允其实属意的也是析津府,不过就当下来说,时机还不成熟,因为现在大宋西夏仍在,在大宋、西夏、辽国、大明四方势力之中,大明依然还是相对弱势的一方。

    如今主要的对手乃是大宋,大宋还在的情况下,大明就公开宣称都城是大辽的析津府,那就直接将大辽树立成为敌人了,很可能会遭到三方的围攻。

    这也是苏允对此事暂时没有发表想法的原因。

    不过苏学会内部很快便将此事给定了下来,将长安定为首都,大家的想法也简单,现在就需要一个都城,至于以后,等统一全国之后再迁都便是,长安这里作为陪都便是。

    苏学会的效率极高,很快便将这些事情给落实下来,当然,当下局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因此一切也都从简,只是简单搞了个登基典礼,随后公示天下,之后便是又开始他们的军事行动了。

    这一次,大明的计划是拿下秦凤路,彻底将整个西北纳入疆域之内!

    ……

    汴京。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啪!”

    程颐刚刚疾走至崇政殿外,便听到里面摔杯子以及怒吼的声音。

    程颐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才进入殿内,只见殿内一片狼藉,而大宋官家赵煦神情愤怒到了极致之中藏着一丝恐惧。

    赵煦似乎是没有看到程颐进来,兀自在发泄心中的狂怒。

    “反了!反了!”赵煦突然抓起案头的砚台劈面掷向阶下,砚台擦过程颐发冠,墨香混着龙涎香在殿内炸开。

    “区区一个陕西六道竟敢称孤道寡,当朕的百万王师是儿戏么?”

    他的声音里带着破音的颤抖,与其说是震怒,不如说是被撕裂般的恐慌。

    程颐顿时皱起了眉头,正待说话,却见大宋相公曾布撞开殿门时,腰间金鱼袋歪在一侧,蟒纹官服又诸多褶皱,看着十分狼狈。

    他手中军报被攥得皱如废纸,上面“明国定都长安”的朱砂批注洇成血团:“陛下,秦凤路急报!贼军已占大散关,陇右监军奏称.称叛贼竟宣传在军中推行‘屯田制’,士兵皆能吃饱饭.”

    “住口!”赵煦抓起案上镇纸狠砸过去,却因手臂发抖偏了准头,镇纸“咣当”砸在铜鹤香炉上,惊起满殿青烟。

    哐当声响似乎是将赵煦这个年轻官家惊醒,他深吸了一口气,看向程颐,努力压着颤抖的嗓音,道:“程卿素有经天纬地之才,当年王莽篡汉,光武如何中兴?你且说与朕听!”

    程颐清了清嗓子,宽袖拂过满地奏疏:“陛下,光武中兴在于在于柔道取天下,今苏允在西北”

    “够了!”赵煦又突然暴喝,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朕不要听什么柔道!朕要听如何平叛!

    如何让那些乱臣贼子知道,敢窥伺神器者,死无葬身之地!”

    他猛地起身,腰间玉带銙硌得肋骨生疼,这才惊觉自己竟比去年又瘦了一圈。

    曾布忽然往前半步,靴底碾碎一片瓷片:“陛下,臣请率军二十万.二十万.”

    他的声音突然发虚,想起前日户部报来的库银数目——除去给辽人的岁币,能支给军费的竟不足百万贯。

    “二十万?”赵煦忽然冷笑,笑声里带着令人牙酸的尖利。

    “曾卿可知,神宗朝王韶开熙河,单是买马就花了百万贯!

    而且,我们现在去哪里抽调二十万兵马,从辽国边境调取北军么,辽国军队还防不防了?

    如今你拿什么去平叛?拿嘴么?”

    他越说越气,竟抬脚踢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