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615章 贞观八年,大唐全国财政!

第615章 贞观八年,大唐全国财政!(1/2)

    贞观八年临近立冬。

    然而大唐的国力却如同各地工厂升起的蒸汽白烟一般,蒸蒸日上。

    户部尚书封德彝和大唐皇家银行行长武士彟,而今也在紧锣密鼓的带着手底下负责汇算的官员,盘点今年各地的收支账目。

    足有好几米长,需要几人才能够抬起来的算盘面前,好几个会计师正面对一份份各地汇总账单,进行着核算。

    而在他们的身后,大唐各地户部衙门和银行分行派来的代表,也正神色肃穆的紧张等待着结果。

    除了封德彝和武士彟之外,今日长安皇家银行这边内阁的一众成员,以及除却刑部尚书李道宗外的其余几位尚书和侍郎,也都齐聚于此。

    他们一边等待着这边的结果,一边也在商议着最近手头的一些事情。

    “杜阁老,来年令郎就要走马上任,前去南洋担任布政使,可而今南洋诸国不少都连像样的国书和体制都未搭建起来,与我大唐也有语言不通,令郎这要如何展开?”

    礼部尚书唐俭问道。

    闻言,杜如晦却是摇头叹息一声,关于自己这个像是彻底变了一个人般的次子杜荷,他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但后者那股子犟种般的脾性,却也让他颇为头疼。

    他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管那逆子作甚,公事公办便是,他既然不拿老夫的话当话,今后出了事自己担着便是,老夫就是担心,他自己妄送了性命便也罢了,若是耽搁了殿下的大事,哎.......”

    吏部尚书王铭瞥了这个老东西一眼。

    抚须不说话,在场的哪个不是老狐狸,唐俭询问关于杜荷的事情,那是在真的担心杜荷的安危吗?那是想要试探接下来礼部关于南洋诸国的态度。

    杜如晦嘴上说着不关心的话,又是真的不关心吗?

    那是在告诉他们,关于南洋经略究竟该怎么经略法,是如同天竺那般制衡,亦或者其他什么法子,他也尚且不清楚,还需要看太子的意思。

    果然。

    众人话音刚落,几道目光便不约而同的聚焦在了他王铭的身上。

    “咳.......而今诸事凑在一起,老夫虽为吏部尚书,但最近收到的公务也多是关于漠北道及东瀛道方面,南洋......尚且还未有定数。”

    众人都是失望的将视线移开,王铭却是又话锋一转,幽幽开口。

    “不过......”

    众人的视线又转移了回来。

    他干咳一声:“南洋经略之事,虽暂且还未有具体章程,但依老夫来看......殿下必定不会让南洋变成而今天竺那般模样,毕竟,天竺至少还有遮娄其这般相对能打的存在,但南洋......多是一些部落蛮夷尔。”

    “老夫听闻,殿下要扩大橡胶树的种植,越国公甚至没有在长安停留至明年殿下登基,提前便回了岭南道,应该便是为了此事,而据那些海商所说,南洋更适合橡胶树种植。”

    众人心中都是瞬间一凛,房玄龄和杜如晦只觉得脑仁又是一阵发疼。

    “咳,房阁老,既如此,那看来来年关于鼓励百姓生育的政策,还要加大力度啊。”封德彝老脸也是难受纠结的皱在了一起。

    这种涉及整个国家层面的大政策,那往往便是牵一发动全身的。

    人口的激增,所要应对的除了本身国家粮食的基础储备外,另外如教育,基础建设,土地分配,以及医疗等等各项开支也要跟着加大。

    他而今已经年近七十。

    几乎每月都需要李承乾派人送去某种秘药才得以承受如今这般繁重的政务。

    也是因为这老伙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官迷,实在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不过,事情到了而今这般地步,即便如封德彝这般的官迷,心底也不由的发慌起来,他,他不会真的要干死在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吧?

    那要是真的干死在这个位置上,太子殿下能给我一个什么谥号?

    他低头有些哆哆嗦嗦的忍不住胡思乱想。

    正在这边百官们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着的时候,此刻外面大厅之中,一场从开始到结束持续了数日的汇算,终于是来到了最后关头。

    武士彟端着茶盏,神色肃然。

    而在其身旁,太子少傅,兼天策府督察院院正虞世南也静静的等着结果。

    很快,噼里啪啦算盘被拨动的声音逐渐停歇。

    一名皇家银行的年轻高层快步走来。

    脸上却尽是激动的潮红,手中攥着一份刚刚写好的汇算结果,手都在颤抖。

    “行长,虞院正,结果出来了......”

    “多少?”应国公武士彟和虞世南两人的呼吸都不由放缓了几分,目光直勾勾的看着对方,而在起身后楼梯,房玄龄等人也纷纷从楼上下来。

    那年轻官员大声的汇报起来。

    “自去年贞观七年六月始,截止贞观八年六月,我大唐各道共征得税赋共计八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