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赵卫红纯属是遭到了“无妄之灾。”
要是jun部那边正常交代赵卫红的情况,关继武不说对赵卫红另眼相待,也会看在他为国争光的份上,以礼相待。
谁知道jun部负责沟通此事的干事,偏偏要自作聪明的加上一句,要149师对赵卫红“好生照看。”
谁不知道关继武这头倔驴,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搞特殊的事?
管你什么军运冠军,还是前途无量的准军官。
到了部队,那就是普通一兵,一切自有军规军纪作为准绳!
幸亏不是关继武亲自和jun部沟通。
否则他这头倔驴,在听到“好生照看”这四个字后,不说直接拒绝接收赵卫红,也会对jun部那边骂上几句!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关继武对赵卫红的观感瞬间跌入了谷底,潜意识已经认定,赵卫红与他们149师,并非是“一路人。”
“师长.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有点不太好啊.”
“不说见您一面,也要让他看一眼师部的大门,再下基层吧”
“有什么不好的?”
关继武大手一挥,语气里已经出现了些许非常明显的不耐之意。
“他是要到基层实习,又不是到师部机关来养大爷!”
“认不认得师部的大门,又有什么影响?”
“真要是那块料,今后他有的是认门的机会!”
“行了,赶紧去安排吧!”
“.是!”
还是那句话。
在149师,关继武就是绝对的说一不二。
虽然通讯参谋觉得此举有些不妥,但也只能奉命照办。
正当通讯参谋即将走出门外的那一刻。
他的身后,再一次响起了关继武冷硬的声音。
“记得给446团交代清楚。”
“一视同仁,一切从严!”
“是!”
疾驰的军车上。
坐在后座的赵卫红,抱着一大堆的行李,不住的眺望着窗外飞速变换的景色,那双熠熠生辉的眼眸里,此刻满是赵卫红对于这片土地的好奇。
赵卫红的家乡,虽然毗邻举世闻名的黄土高原,但想要一窥黄土高原那险峻雄奇的地貌,还是要走上相当漫长的一段距离的。
对于家乡,赵卫红最多的印象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那绵延不绝,仿佛与天际线连到一起的千里沃野。
而赵卫红的“第二故乡”,亦是如此。
赵卫红能极快的适应东北的水土,与东北平原像极了关中平原的平坦地貌,不无关系。
但在来到巴蜀,来到脚下的这片土地后。
赵卫红第一次见识到了真正的“险峻。”
一座座山连接着更多的山,此起彼伏。
隧道,盘山公路,在此地比比皆是,更有横贯于山脉之中的小型公路桥,悬于山际云雾之中,给人一种“飘飘若仙”之感。
而很多的盘山公路,说白了就是稍微平坦一些的土路,别说沥青,路上连水泥都没有,一路上给赵卫红颠的够呛。
并且还是双向车道,每条车道只能勉强容纳一车通过,并且车型种类也非常复杂。
轿车摩托车.还有运载数吨甚至是数十吨的大卡车,全都要沿着这些陡峭的山路,缓慢前行。
当又一辆“气势汹汹”的大卡车从赵卫红眼前呼啸而过时。
赵卫红没忍住,对着前方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干事询问道。
“同志,咱们走这种路也就罢了”
“怎么这些卡车也要走这种土路?就不怕危险吗?”
“土路?”
干事敏锐的注意到了赵卫红话语中的重点,立马笑着向赵卫红解释道。
“赵卫红同志,你刚来,还不了解咱们这边的情况。”
“咱们正行驶的这条路,可不是什么土路。”
“而是国道。”
一听这话,赵卫红立马瞪大了眼珠子,随即看着窗外紧贴着山壁的土路陷入了沉思.
这特么是国道?
连赵家村新修建的水泥路都赶不上吧?
而干事则是指着又一辆与他们擦肩而过的卡车,耐心讲解道。
“至于这些卡车.不走国道,也没别的路可走了。”
“咱们这可不是哪里都有高速公路的。”
“很多村与村,乡与乡,甚至是县与县,都要依靠这种土路链接,并且只有这一条路,除非换乘铁路。”
“不过.铁路的普及性那就更差了,只能勉强实现地级市之间的点对点对接,以及少数地理位置重要的县城会有铁路链接。”
“其他的时候,还是要靠着公路作为主要交通途径。”
“今后你要是路上遇见了驴车什么的,别诧异。”
“那就是当地山里的老乡出来赶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