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李佑还不算是空手套白狼,还愿意把他们手中股权折算为现金交给他们,对于配合较早的股东们,李佑甚至授意收购部门提高了价格,给出了一个超过市价不少的股价。
这样的折算价格,金门集团在明面上吃了些小亏的,但这种先给一棒子再给一颗甜枣的做法,不仅没有引起小股东们的抱团反对,反而还让这些人在拿到大笔现金的情况下喜笑颜开,转头开始帮金门集团说话。
在李佑执意要带着金门集团统治天下航空的这个时候,没有比李佑给出的方法更好的法子了。
否则真的抱团和李佑对抗起来的话,他们不仅钱应该是拿不到,命还不一定留得下来。
况且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刚过去没多少天,全球的投资行业开始复兴,大笔大笔的现金就意味着数不胜数的赚钱机会。
在得到天下航空实际控股人金建英和政府的配合后,不管是因为潜在的武力还是给出的利益,金门集团再次得到了小股东的全力配合。
于是接下来的进度就更快了,对于从金融危机中大捞数笔,自身产业又基本未受影响的金门集团来说,钱就完全不是问题。
李佑自从打算收购天下航空时,就已经备好了数不清的钞票,收购那些大头的一万五千亿韩元尚且算不了什么,买这些股份的钱加起来也更不算多了,对于金门集团目前财力来说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唯一有一点难缠的就是天下航空的债务问题。
但也仅仅是有一点难缠罢了。
天下航空的债务不跟大营海洋一样吓人,还是属于企业的正常负债范围,它的大债权人是属于韩半岛国家的产业银行。
这也是因为天下航空属于半军工企业,在金融危机导致航空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它每年都能从产业银行的贷出一大笔钱来维持运营,这两年的大额贷款也都需要收购方来还。
如果金门集团老老实实全额还这笔钱的话,那李佑和金门集团就不是有钱,而是有钱的傻子。
每一个企业都在负债,这句话不是在开玩笑的。
李佑亲自带人去了产业银行,和行长以及政府部门的人员商讨这两年的两笔贷款该如何还款。
好在韩国产业银行是很特殊的属于国家的银行,它不是商业银行,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出资创立,目的就是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比如在军工行业内从事政策性的融资活动,以配合政府的经济政策。
在大统领崔昌帝和李佑的双重施压下,本来还想趁机收回贷款的韩国产业银行,只能干脆利落吃下这个亏。
其实只要政府和大统领崔昌帝愿意为天下航空背书,李佑甚至不需要为这两笔贷款还一分钱,不过欠了钱就是欠了钱,身为大统领的崔昌帝也不能强制银行抹除天下航空欠下的大额债务。
李佑仍然和产业银行签好协议,产业银行将对天下航空这两笔贷款进行大幅度降息,并且更改了贷款偿还的期限和方式,预计在未来数年内通过营业利润进行分期还款。
这么一来,金门集团对天下航空的收购再无阻碍。
当李佑为众多人分享着利益,挥舞着钞票和钞票背后隐隐若现的屠刀时,负责审核的政府、法院、银行三方都在全力配合,钱和权的结合让这次收购以前所未有的超高效率在飞速进行。
在二零零九年八月七号,金门集团将第一笔款付给了天下集团。
同时韩半岛公司注册机构的股东名册不断发生更改,经过一系列让人惊心动魄的股权交换和转移,天下航空大股东的名字变成金门集团,二股东变为李佑。
股权变更登记后,再考虑到李佑对金门集团的控股,天下航空的实际控制权在谁手里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所需要的一切许可也都以急速批了下来。
讲道理,这就是李佑花数千亿韩元推崔昌帝上位的意义所在。
而天下航空主营的航线等业务,在政府部门中负责这一块的是国土交通部。
金门集团提交了诸如《航线转让申请书》、安全审计报告、运力替代方案等文件后。
这个部长也不是卢武玄那个硬骨头,崔昌帝一声招呼,他就笑呵呵的给属于金门集团的天下航空批下了行业许可,其他文件更是一应签字同意。
接下来,金门集团召开了一次简短的新闻发布会。
李佑出席后,宣布会将天下航空更名为金门航空,并说明会对员工利益进行保障,绝不会出现大面积裁员的情况,更会确保金门航空的正常运营,确保半岛的国民能够自由的前往世界各地。
韩国产业银行在金门集团发布会结束后,同样召开发布会,表示因为考虑到金门航空刚刚经历被收购,为减轻金门航空的经营压力,将会更改原天下航空时期欠下的债务的偿还期限和偿还方式。
而同时召开发布会还不止产业银行,诸如国税厅和劳动部,也同样召开了发布会。
国税厅主要是为了给国民们加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