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巨大经济价值的新型材料!

第三百三十八章 巨大经济价值的新型材料!(2/3)

各自拆分进行实验,看看具体会有什么冲突或问题。”

    “我们要针对这些变量进行研究……”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似乎是把后续一整年的实验计划都规划好了,还说起要以此为基础申请项目。

    这当然要问一下张硕。

    张硕根本就不在乎,他个人肯定不会参与这种烦躁的研究,就只回复了简短的一句话,“温教授,这些工作就交给你了。”

    “相信你的团队能做的很好……”

    “谢谢!”

    面对张硕的信任和肯定,温树茂表现的有些激动,他也确实是干劲十足。

    第二天实验正式开始。

    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也都干劲十足,好多人和温树茂一样,他们都一直从事超导材料的研究。

    如此大的研究突破,完全可以说是生平仅见,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每个人都希望知道结果,也对于眼前的工作非常专注和认真。

    连续一个星期,实验室里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最后会怎么样?”

    “这些变量会不会有冲突?能制造出理想中的材料吗?”

    “我觉得肯定可以,这可是张硕院士的研究!”

    “你这么一说,我有信心了。”

    “你们觉得材料的临界温度会有多高?把所有变量加在一起提升15k以上,应该没问题吧?”

    “做加法,也差不多。”

    “如果临界温度能提升到50k以上就很理想了,这种成果能登上《自然》杂志吧?”

    “到时候,是否具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

    有人都开始计算起了材料制造成本,还有人根据原来的材料检测数据,去推算所能制造出材料的数据。

    这种方法当然很不科学。

    单一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各个步骤都会相互影响,有些对材料性能有提升的过程,放在一起也许具有负面影响。

    在没有制备好材料、没有对最终材料进行检测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制备出什么样的材料。

    这方面,张硕也不知道。

    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必定会制造出临界温度超过60k的超导材料,因为任务已经完成了,任务完成也就代表研究出的材料制备过程没有问题。

    如果最终制备的材料不理想,只能说明操作过程有问题。

    任务完成,也代表了研究完成。

    所以张硕并没有继续等待,而是提前一天离开,去了刘志文的引力飞船研究基地,只是让郭华留下来继续参与。

    郭华会负责和混乱力场实验组进行沟通,材料制备好了以后,就联系各方面制造一批送入强子对撞机实验基地。

    在离开之前,张硕对温树茂简单交代了下工作,然后说道,“我先走了,剩下的工作就是你们的了。”

    “有什么事情和郭华说,郭华会联系我。”

    张硕并不是赶在实验前一天特别离开,而是因为刘志文那边催的太急了。

    第二代引力飞船马上就要进行试飞。

    试飞工作非常的重要,得到了最高级别老师的关注,会有很多高级老师前来,有些老师甚至提前就来了。

    这给刘志文带来了很大压力,唯恐试飞过程会出现什么意外。

    所以他非常希望张硕能提前来。

    只要张硕在场,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感觉很安心。

    ……

    “就这样走了?不看结果了?”

    好多人都对张硕的离开感到不解,也包括实验检测中心的薛长坤教授。

    这也是实验的最后一天。

    新材料已经制备完成,并送到了材料检测中心。

    薛长坤把材料放在检测室,就忍不住和温树茂说了几句,“我是才知道的,张硕院士昨天就走了?”

    “是啊,他说工作都交给我们了。”

    温树茂满脸都是苦笑,被人信任的感觉是很好,但临实验结束前一天离开,也真是太不把结果放在心上了。

    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什么重大的事情都不可能比得上自己的研究。

    他仔细想了很久,试着去理解张硕的行为,最后只能得出‘张硕非常有信心’的结论,另外就是,张硕确实不在乎研究成果。

    当然,也不可能有人去抢占他的研究成果。

    温树茂对薛长坤说了自己的判断,随后苦笑道,“我甚至都觉得张硕院士是完全弄懂了材料学研究的底层理论。”

    “材料学研究还有完善的理论?”薛长坤满脸不理解。

    “正是因为没有,所以才想不明白啊!”温树茂说的摇了摇头,“可能就是我们普通人理解不了天才。”

    “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

    薛长坤也跟着摇了摇头,然后迫不及待的进了检测室,招呼其他人开始检测工作。

    在检测的过程中,好多人聚集在检测室的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