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二百七十八章 重大事故,基地瘫痪,于飞:又逃过一劫!

第二百七十八章 重大事故,基地瘫痪,于飞:又逃过一劫!(1/2)

    在地下事故发生半个小时后,实验主基地前已经乱作一团。

    “让让,救人!”

    “那边还在冒白烟,不要过去!”

    “不要靠前,消-防呢?”

    “该死的,记者不要过来,现在可不是采访时间!”

    “……”

    救-护车、警-车、消-防车等,各类车辆挤在一起。

    从基地里跑出来的人员、听到消息前来采访的记者、官员以及参与营救的工作人员。

    每一个都在忙碌着。

    这个时候,地下的几个通道口依旧烟雾弥漫。

    有救护人员戴着防毒面具冲进去,但能进去的人还是太少了,有负责的官员不断打电话喊着,“快来支援!”

    “多来一些人,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手,一定要带上防毒装备。”

    “爆-炸好像还没有结束,里面还能传来听到响声……”

    这让现场更加混乱。

    不少媒体记者则是在外围找个空地,就以背后的混乱为背景做出报道。

    “这里是强子对撞机实验基地,今天进行的实验中,地下实验设备发生了重大事故。”

    “据悉发生事故的很可能是混乱力场实验组,我们能看到从地下通道口依旧弥漫着烟雾,而现在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超过40分钟。”

    “我们还不清楚里面有多少人受困,有多少人伤亡,但可以肯定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

    “这次是混乱力场实验组的设备事故。”

    “在实验开启前,国际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张硕教授,还提醒不要进行混乱力场关键节点的实验。”

    “显然,他的提醒没有用处,核子组织依旧坚持进行实验,并出现了类似于去年费米的问题……”

    “……”

    “最新报道,地下已经紧急救出了超过三十人,但依旧有不少人困在里面。”

    “身后所看到的通道,是通往地下主实验基地,主实验基地环绕粒子加速器建造,至少有超过三百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配合实验并在地下工作……”

    “虽然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可以肯定,这会是一次非常可怕的事故。”

    ……

    大量的采访,大量的报道,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主实验基地发生事故的消息就传遍了世界。

    核子组织进行实验前,就吸引了国际众多的关注。

    实验被认为和黄金制造、离子对空武器所蕴含的技术相关联。

    好多学者期待实验能发现未知核反应的信息。

    如此多关注下,竟然出现了重大的事故,引起的关注就更多了,大量记者采访公布了很多消息,网络上都能找到一张张照片。

    即便还没有官方数据,好多人也能依靠信息做出判断,“这次比去年的事故严重多了。”

    “去年事故的设备是在地上,只是实验间发生了爆炸,远一些受到的影响就不大了。”

    “这次是在地下几十、上百米,爆炸还不是最可怕的,实验间已经有应对爆炸的安全防护,最可怕的是设备持续产生大量烟雾。”

    “受到地下通风影响,烟雾一直在地下通道蔓延,没能第一时间跑出来,就可能会被困在地下。”

    “毒气、窒息,等等,各种情况都会危及生命……”

    “救护人员到场,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冲到地下救人。”

    事故不受控的重要原因,就是实验前的安全措施针对都是爆炸,根本没有多考虑烟雾问题。

    大概是没人想到,事故会产生如此浓烈的烟雾。

    不少人也想起之前的报道,国内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官就说起了张硕对于实验的提醒。

    “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技术手段前,不要去做针对节点的实验……”

    当时还有不少报道,赞叹了核子组织的安全改造工作,说改造的速度够快。

    还有报道讽刺说,张硕特别去提醒是出于私心,是国内担心其他国家或机构破解黄金制造、离子防控武器技术。

    现在看来,是国内对于新物理研究更深入,察觉到了关键节点混乱力场的风险,才会主动到新闻发布会进行风险提示。

    ……

    高能所,物理中心,混乱力场研究组办公室。

    张硕和于飞、廖振宇等人一起,查看着离子炮研发基地检测中心发过来的资料。

    资料包括残骸数据信息以及现场拍摄的照片,做的是‘基于模拟超子衰变环境惰性气体场力保护离子炮打击’测试。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分析后,他们已经得到了结论。

    “没有问题!”

    “从数据上来看,场力保护效果非常好,管道壁内层受到高热的影响更大,场力影响则极小。”

    “场力的阻隔率超过97%,考虑到模拟装置保护并不完善,阻隔率已经超出预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