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殿内群臣更添期待,纷纷起身簇拥着林浪和李治往殿外走去。
周梦瑶、慕雪嫚、贺兰敏月和郑贵妃等女眷,拥簇着楚伊人和武则天走在后面,说说笑笑的好不热闹。
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映得人影幢幢,先前喝酒的热意混着晚风,让人浑身舒坦。
“这电影……究竟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长孙无忌不住拽住身边同僚的衣袖,满脸困惑,“陛下和沪上皇说得热闹,咱家竟从未听过。”
“长孙大人,微臣也不知啊。”礼部尚书许敬宗摇头,“难不成是新式的皮影戏?可听着又不像……”
程咬金捋着络腮胡,瓮声瓮气地接话:“甭说见过,听都没听过!沪上皇弄出来的东西,向来稀奇古怪,这回指不定又是什么妙物。”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全是茫然,脚步却没停,好奇心早被勾得老高。
检史吏部尚书来济凑到林浪身边,小心翼翼地问:“沪上皇,这电影……当真比说书先生讲的还精彩?”
林浪回头笑答:“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保管比听书更鲜活,人物能走能动,连眉眼间的情意都看得一清二楚。”
苏烈憨笑道:“看来诸位大人又要长见识了。”
李治在一旁哈哈笑道:“诸位爱卿别心急,保管让你们大开眼界!”
说着加快脚步,身后的群臣也跟着提步,夜色里满是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全是对这“电影”的好奇与期待。
林浪带着众人,来到了上次给李治和武后放电影的宫墙处。
宫墙上支挂着的宽大幕布还在,三日前固定好投影仪和dVd播放器,还摆放在原处,只是落了点灰。
太阳能发电的电源插座也都是连接着的。
林浪从随身空间内,取出一张吴奇龙版《梁祝》的光盘放进dVd机器。
该1994年版本的《梁祝》,背景设定在东晋时期,当时门阀制度森严,氏族与寒门的阶级差异是故事悲剧的重要成因。
群臣全都好奇不已地盯着投影仪和布幕,愈发纳闷电影是如何播放?
林浪按下播放键,只听“咔哒”一声轻响,dVd机器运转起来,一道白光透过投影仪射向幕布。
下一秒,群臣刚看到幕布上突然浮现出流动的人影,顿时炸开了锅。
“嚯……”
现场一片哗然,群臣被震惊到纷纷惊呼。
“呀!这……这东西怎么会动?”长孙无忌被震惊到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被身后的小吏扶住才站稳。
“呃…这不会是妖术吧?”御史大夫崔义玄脸色煞白,眼神警惕地盯着幕布,被震惊到头皮发麻。
程咬金瞪大了双眼,惊叹道:“乖乖,这沪上国的电影居然这般神奇!”
顾命大臣褚遂良擦了擦冷汗,暗自惊叹:天呐!这黑匣子发出的光落在墙上,居然可以显现出这般清晰的人影,当真是前所未闻啊!
其余的文武大臣,却也个个瞪圆了眼,惊得嘴巴都合不上,胆小的文臣甚至下意识躲到同僚身后,只敢露出半只眼睛偷瞄。
这时李治的笑声响起来,带着几分打趣:“诸位爱卿莫慌!这不是妖术,是沪上国的新鲜玩意儿,叫‘电影’。”
“三日前朕和皇后就看过了,这幕布上的人啊,走不出来,伤不了人。”
武后也淡淡开口:“不过是光影戏法罢了,诸位大人放心看,比戏台子上的皮影鲜活多了。”
群臣这才稍稍定神,可紧绷的状态还是没有放松下来。
群臣们探头探脑,既想凑近看清楚,又怕那画面里的人突然“跳”出来,脚步在原地挪来挪去,满脸的纠结的模样,看得周梦瑶等人有些忍不住想笑。
直到幕布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影渐渐清晰,有官员忍不住小声嘀咕:“这衣裳……倒像是前朝的样式……”
幕布上光影流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影正随着情节辗转。
林浪看向身侧的李治,眉宇间故意凝着几分倦色,声音因连日奔波而微哑:“皇兄,孤有些倦了,你与皇嫂和诸位大臣慢慢看电影,孤就带着内眷回府邸休息了。”
李治闻言,想起林浪刚从前线风尘仆仆赶回,便颔首道:“贤弟这三日来远征平叛辛苦,理应好生歇息。来人,速备轿辇,送沪上皇回府。”
武后唇边噙着一抹温婉笑意:“贤弟有所不知,你远征平叛西北边境这几日,陛下已命人将那座赐给贤弟的府邸细细打扫过了。”
“里里外外都安置妥当,家丁、奴婢还有御厨也都已妥帖安排,家具、生活用具和被褥,都是按皇家规制备下的,定能让贤弟和弟妹们安歇好。”
林浪闻言,抬手抚了抚衣襟,起身对着李治与武后拱了拱手:“皇兄皇嫂费心了。这份周全,孤心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