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莱茵河上爆炸声响彻云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船上的人惊恐万分,纷纷弃船跳入河中,拼命地向北岸游去,以求保命。
与此同时,装甲车上的重机枪也开始咆哮起来。
那7.62毫米的重机枪子弹,犹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木帆船,每一颗子弹都如同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着船上人的生命。
这些子弹的穿透能力极强,打在木帆船上,瞬间就会留下拳头大的窟窿,木屑四溅。
那些跳入河中的人,本以为能够逃脱坦克的攻击,然而他们却低估了重机枪的威力。
重机枪的子弹如同一股股夺命的洪流,在河面上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将那些拼命向北岸游的人紧紧笼罩。
无论他们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被重机枪扫射的厄运。
仅仅一刻钟的时间,原本清澈的河水就被鲜血染成了猩红色,河道上到处漂浮着船体的碎片和一具具浮尸,场面异常惨烈,令人不忍直视。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河道终于被清理干净。
坦克团和装甲团随即调整了部署,将主要兵力集中在河道的两头,同时在中间安排了巡逻队,以防敌人来袭。
而在出海口,那些原本在海上的荷兰战船,听到莱茵河方向传来的爆炸声后,意识到情况不妙,纷纷调转船头,朝莱茵河的入海口疾驰而来。
然而,此时的炮兵团正忙于炮击城里的军营和码头,根本无暇顾及入海口的战船。
朝这莱茵河入海口驰来的船只约有上百艘,他们中有战船,也有武装商船,其中最大的有一艘1500吨位的巨型风帆战列舰,它的炮窗位有四层,火炮数量超过200个。
战列舰迅速挂上了旗舰的旗号,并向其他船只打着旗语,命令附近海面上的所有武装船只向入海口集结。
这时,集结过来的大多数船只已经察觉到了距离入海口三公里处的炮兵阵地,那里正是不断轰击军营和码头的炮兵阵地。
于是,这些船只像是被激怒的野兽,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入海口狂奔,希望能够尽快进入河道,摧毁那个可怒的炮兵阵地。
然而,当它们还未真正进入河道,距离河道仅有 1000 米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阻击却突然降临。
只见辆坦克和辆装甲车火力全开,给迎面而来的船只当头一击。
一瞬间,十几艘战船和武装商船被打中,燃起熊熊大火。
后面的船只见状,立即排出战列舰阵型号,上百艘舰船的上千门火炮同时开火,无数的铁丸子、爆炸弹、链弹如同密集的雨点一般铺天盖地地袭来。
刹那间,整个战场都被炮火所笼罩,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坦克和装甲车在这猛烈的炮火轰击下,被打得邦邦直响,仿佛要被撕裂一般。
然而,幸运的是,它们的装甲厚度足够,能够抵挡住这些炮弹的攻击,并未受到实质性的伤害。
但是,那些由黑火药制成的爆炸弹却带来了另一个麻烦。
虽然它们对坦克和装甲车的杀伤力有限,但爆炸后产生的滚滚浓烟却让人十分讨厌。
这些烟雾迅速弥漫开来,使得炮手和机枪手的视线受到严重阻碍,难以准确瞄准目标。
“营长,烟雾实在是太大,看不清海面上的船只!”一名坦克主炮手焦急地通过步话机向营长报告情况。
营长听到报告后,立刻做出了决策:“一连、二连的主炮暂停射击,调整方向,使用并列机枪进行扫射!全力封锁入海口位置。”
这些坦克都配备了两挺重机枪,其中一挺安装在主炮下方,会随着炮塔一起转动,口径为7.62毫米,被称为并列机枪;
另一挺则位于炮塔顶部,原本是12.7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但由于这个时代并不需要考虑防空问题,所以这挺高射机枪被改装成了一挺7.62毫米的重机枪。
就在营长下达命令的同时,装甲车上的重机枪手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烟雾严重干扰了他们的视线。
然而,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采取了与坦克相同的应对措施,将重机枪对准入海口的河道,进行盲射,用火力封锁河道。
那艘荷兰海军旗舰指挥官,看到对方的炮火突然停止了攻击,而且火力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心中不禁暗自窃喜。
他以为敌人被己方强大的火力吓住了,已经开始退缩。
于是,旗舰上的指挥官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让所有的舰船立刻朝着内河道行驶,准备冲过入海口,朝三公里以外的炮兵阵地发动攻击。
然而,这个时代的风帆船在行进过程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无法同时开炮。
由于炮位都设置在船舷两侧,船只一旦移动,炮口无法瞄准目标。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