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1月25日,木村滕和村山龙平在大阪创刊《东京朝日新闻》。
《朝日新闻》草创时期只是一份插图小报,村山龙平两人以“不偏不党”为办报方针,在施行了近五十年的产业化管理后,《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在东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朝日新闻》能蒸蒸日上、百年不衰的最重要原因是它对读者的定位和办报风格十分特殊——
《朝日新闻》主要吸收中高阶知识分子,新闻报导和文章充满了自由主义色彩和新闻专业主义色彩。
无论战前还是战后,日本这个国家都长期处于比较压抑的环境之中。
这种社会背景下,日本民众,尤其是那些有些小钱,又有些认知的高知分子,其实非常渴望那种美式自由的感觉。
同时,这批人也自诩清高,总喜欢用一些高格调、高逼格的东西来标榜自己。
《朝日新闻》精准踩到了这批人群的痛点,而他们又掌握着诸多财富和话语权,在这批人的协助下,它便迅速成了日本报业的三大巨头之一。
众所周知,日本文娱产业里的顶端就是报社集团,朝日、每日和读卖这三家报社几乎垄断了日本的整个文娱行业。
目前除了北川秀独创的北川文娱,其他文娱会社都或多或少接受过这三大家的注资。
河出书房背后除了三井财团外,最大的集团股东就是《朝日新闻》。
斋藤玲奈提出把《洛丽塔》投给《朝日新闻》,就是希望北川秀和北川文娱能借此机会真正搭上朝日集团这条线——
北川文娱市值估价约2700亿円,在日本文娱产业里算中腰部,与河出书房这种5000亿円+的头部还有一定差距。
包含了北川文娱的北川集团市值估价约7600亿円,价值相当于NBA联盟的金州勇士球队,距离日本上层财团的1兆(1万亿)円还有一定距离。
而朝日集团下属的《朝日新闻》,其总市值就达到了骇人的2.7兆円!
在此之前,《朝日新闻》也曾多次向北川秀约稿,希望他这个日本文坛的“天下第一”能给他们输出一些符合他们需求的文章。
北川秀不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他也知道自己的才华还不算真正的才华,能有钱赚,他都愿意去赚。
奈何《朝日新闻》编辑部对修稿之事非常看重,即便是他的稿子,估计也要三审五审才能过关。
北川秀自然不会接受让一群水平一般的编辑对自己的指指点点,要是那些原作者知道,估计得从平行时空跳过来打自己。
于是合作事宜就这么一直搁浅到现在了。
但不得不说,三大家里,自由主义最浓烈的《朝日新闻》确实最符合他的需求。
朝日的人也不怎么惧怕文部省和日本文学学会的审核。
“对。《朝日新闻》最近有意向在报纸内开辟一个文学连载版块,估计北川你不提,他们也会找人来和你沟通。”
斋藤玲奈点了点头,直截了当的把她心中所想给说了出来,
“我们把日本文学市场从一潭死水里解放出来后,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个市场也十分庞大,而且和他们重视的影视行业颇有关联。
现在你的《北川文库》又弄得如火如荼,把大量以前不看书的读者也吸引了进来。
他们肯定想在这个成熟又重新焕发生机的市场里分一杯羹。
《洛丽塔》的剧情踩在纯文学界的雷区里,如果强行见刊出版,《文艺》和《北川》都未必能背得住被攻讦后的黑锅。
我们的基本盘永远在河出书房和北川文娱,如此有风险的事肯定不能去做。
既然如此,我们干脆把《洛丽塔》递给《朝日新闻》,就和当初你把《失乐园》递给《日刊体育新闻报》一样。
而且你想啊,不管是河出书房还是北川文娱,不能永远活在你的阴影之下。
这一期的《文艺》没有你连载的,销量下滑不少,明显有一批只看你的读者流失了。
你不可能永远把自己绑定在这两本杂志上。
现在时机成熟,让北川文娱和朝日集团对接,未来你旗下的这些文学杂志也能渐渐学到更专业化的运营理念。”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是这么想的。”北川秀听完斋藤玲奈的长篇大论,心里有点小感动。
其实强行让《洛丽塔》在《文艺》上见刊是对河出书房最好的结果。
《文艺》已经好几个月没能真正产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了。
作为日本出版界的龙头,长期不产出头部作品是一件非常伤的事。
再这么下去,其他文学杂志就该开始挑战它的江湖地位了。
在这种时候,压力最大的斋藤玲奈居然会直接站在北川文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这是真把北川秀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