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423章 北川老师的眼光一如既往的毒辣

第423章 北川老师的眼光一如既往的毒辣(2/3)

后。

    《我的大学》主要讲述成年的阿廖沙独自一人前往喀山求学,考试失败后在“社会大学”摸爬滚打的经历。

    有前两部做铺垫,外加一段时间的喀山之旅,北川秀写起来得心应手,写作难度和前两部完全没法比。

    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是他用来冲击诺奖和打破最终质疑的关键,北川秀写得慎重又慎重,基本完美复刻了高尔基的神韵,甚至在原著基础上还有改进和进步。

    他相信这一次,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法阻拦自己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了。

    当然,拿奖不过是他漫长文学生涯里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Peter Cat爵士咖啡馆还在运营,那里已经成为无数文人的聚集地,时不时就冒出一个文坛新星震惊日本国。

    而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那面荣誉墙上,最高的“天下一品”被换成了“天下第一”,下面是数不尽的奖杯、奖牌,这些东西早已向世人证明了北川秀的优秀。

    诺奖不过是锦上添花。

    北川秀想要的是更多,更优秀,以及更真我。

    在写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的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和顶级文学家间的差距。

    以前是深不见底的鸿沟,现在好像慢慢变成了可以丈量的差距。

    他的文字水平,写作能力都在快速提升,大量的写作与阅读也在提高他的审美。

    终有一日,北川秀觉得自己是可以摸到世界文学殿堂的门槛的。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作为原创度更高的《7月22日》,他希望可以进一步突破自身的写作桎梏。

    之前为了防止这部在西方世界被抵触,北川秀特意拜托斋藤玲奈前往西方打点关系。

    斋藤玲奈在搞完公司的事务后,便拉上有马赖义曾经的弟子,现在河出书房公关部的部长河田莉子去了挪威。

    5月18日,5月号的《文艺》如期而至,不过这一期既没有北川秀的,也没有什么知名文学家的作品,市场反响比较一般,但靠着长期积累的口碑,首刷日数据依旧喜人,刚面世就迅速霸占了各大榜单,展露出了日本第一文学杂志的风采。

    “5月号《文艺》线上预售15万册,首刷日线下共计销售69.2万册,其中东京都市圈销量跌幅约1.2%,其他都市圈销量总体跌幅约0.8%,偏远地区销量则有所上涨”

    河田莉子大腿上放着笔记本,一边核对数据部和财务部发来的报表,一边对斋藤玲奈汇报道。

    随着河出书房的逐步扩大,《文艺》早已不再是公司的唯一支柱产业。

    游戏、动漫、音乐、影视等,都是河出静子在极力往外扩张的版图。

    随着这些文娱产业的蓬勃发展,依旧被视为公司标杆性产品的《文艺》也迎来了更多的压力和视线。

    如果《文艺》不再出色,这些文娱产业相关的部门和领导就会跳出来挑战它的地位,而身为编辑部的一把手,斋藤玲奈肩上的担子自然更重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出自1962年漫威漫画《Amazing Fantasy》第十五期的著名台词,后来被广泛引用为本叔叔给蜘蛛侠彼得·帕克的临终遗言,现在是北川秀提供给斋藤玲奈的个人座右铭。

    “销量有所下滑是正常现象,我们要做的便是让《文艺》不断对北川老师脱敏,有朝一日可以即便没有北川老师,它依然能屹立在纯文学市场之巅。

    偏远地区的销量上涨原因查过了吗?是销售滞后性,还是读者口味发生了变化?”

    斋藤玲奈也同样端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早有准备的河田莉子立即回答道:“数据部和我们公关部的人都调查过了,总体销量上涨一个百分点,这不是正常涨幅波动。

    前线调查员的调查结果是,偏远地区更钟情《文艺》的原因是在《大众》身上。”

    “《大众》?你是说北川文娱旗下的《大众》吗?”

    斋藤玲奈摘下黑框眼镜,扭头看向河田莉子,

    “我记得《大众》近期连载的作品只有《鬼来电2》吧?这和我们《文艺》有什么关系?”

    “准确说,影响到偏远地区读者审美的是偏远地区的《大众》编辑部基站。”河田莉子第一次看到调查结果是,表情比斋藤玲奈还要愕然。

    可事实就是如此。

    《大众》是唯一一个在日本偏远地区还设立编辑部基站的头部文学杂志。

    众所周知,老龄化加少子化的严重影响下,日本国的人口快速萎缩,大家都集中在几大都市圈,类似伊豆、北海道、四国岛之类的地方,除了原住民外,已经鲜有新人加入。

    这种市场几近干涸,没必要去拓展。

    可现在看,这些枯竭市场竟然有抬头的趋势!

    斋藤玲奈记得《大众》编辑部偏远地区基站的负责人是好友小林知世的男友石田泰淳,昔日被誉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斋藤玲奈”的新人编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