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的政客会干出来的事。
面对不讲理的镇暴水枪,游行队伍遭遇了重创。
但残障却坚毅的他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由身体强壮的男人挡在前面,瘦弱的女人和孩子在后面,一步又一步,缓慢却坚定的继续走向广场!
人群里最前面的北原浩手捧妍豆的遗像,一遍又一遍用声嘶力竭的声音呼喊着她的名字。
“这个孩子,她听不到声音,也不能说话,她的名字叫妍豆。请帮帮她.”
“这个孩子,她听不到声音,也不能说话,她的名字叫妍豆。请帮帮她.”
看着书里北原浩的呐喊,千早琉璃也忍不住低声附和了起来。
妍豆在上一期连载里卧轨自杀了,就和开篇那个自杀的小男孩一样。
她永远也看不到那些人渣被绳之以法的画面,只能躺在冰冷的土地里,无声仰望着血色的天空。
可惜北原浩等人的呼喊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反馈。
镇暴水枪很轻松的“镇压”了示威游行队伍,完成了它的“使命”。
不远处的内阁官房长官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没有在代替首相演说的重要场合里出洋相。
他继续慷慨激昂地对着不明所以的民众们说着雾津市的“人权伸张”历史,对面便是被水枪压倒的“人权伸张”队伍,这一幕显得颇具“喜感”。
立了“大功”的姜督察心满意足,仿佛已经看到了升职加薪的未来。
而镇暴事件后,北原浩被慈爱聋哑学校开除,真子也被驱逐出了雾津市。
最后一章是以妍豆妈妈给北原浩的回信展开的。
“.我们那天因为违反道路交通法和集会游行法被逮捕,不过幸运地遇上了一个‘好法官’。
他判定我们犯罪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因此处罚了我们每个人7.9万円。
从罚款来看,比起没有给国家缴过一毛钱税的慈爱聋哑学校,我们是不是受到了更重的刑罚呢?
总之我们雾津市的法官就是这么‘宽容’.”
回信里充满了各种调侃,还提到慈爱聋哑学校重新开设了,连涉事的行政室长和体育老师都复职了,唯一被开除的只有北原浩。
当然,事情也不是没有任何变化。
在当地有爱人士的努力下,受伤的孩子们被转移了出来,现在全部居住在一个名叫“庇护家园”的小福利院内。
有爱人士问活下来的琉璃:“在这件事发生前和发生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她用手语回答道:“终于了解我们也是同样珍贵的‘人’。”
同样名为琉璃的千早琉璃看到这一句话时,终于止不住泪崩了。
《熔炉》的结局很残酷。
坏人没有受到惩罚,好人却遭遇了困境。
但他们真的输了吗?
故事的最后,北原浩拿到回信时,一个人走在公园的喷泉旁。
他的耳畔回荡着最后分别时琉璃用手语对他说的话。
“你该不会对我们觉得愧疚吧?我们的眼睛渴望得到你的消息,北原老师。”
北原浩的眼睛像蒙上一层薄雾,草地上的点点白衬衫,膨胀、斑驳成一片模糊。
就像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