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战争系统在末世 > 第969章 幽灵

第969章 幽灵(1/2)

    高度:3000米

    空域:西方战区西南方向

    八架 G-7G 战斗机升空后,以标准的战斗搜索队形散开,如同谨慎的猎鹰,在稀薄的空气中犁过,机载雷达波束一遍又一遍的扫过周围空域。

    长机座舱内,西方战区一级飞行员徐峰戴着头盔,目光锐利,但紧抿的嘴角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的视线每隔几秒就会快速扫过面前那台APG-66雷达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屏。

    屏幕上,象征有效目标的明亮光点始终没有出现,只有代表地物杂波和电子噪声的、不断晃动的绿色虚影,以及一片令人不安的空白。

    机载雷达告警接收机(RWR)的指示灯更是一片死寂,没有任何被扫描或锁定的告警信号响起。

    这种诡异的“干净”,让徐峰内心交织着强烈的挫败感和一丝本能的、近乎耻辱的庆幸。

    选择升空拦截是军人职责所、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但绝不是急于牺牲的渴望。

    作为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二代机与四代机之间是令人绝望的技术鸿沟——那几乎是跨代碾压。

    但凡有一线可能,绝对没有哪个飞行员愿意驾驶麻雀去挑战战鹰!

    滋滋.... 喀哒.....

    “各机注意,我是长机‘磐石’。”徐峰压下纷杂的思绪,声音在编队频道中响起,沉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再次提醒!目标具备高度隐身性及超视距打击能力,威胁等级最高!”

    “各机务必保持高度戒备,严格执行目视及雷达交叉搜索程序!重复,十二万分警惕!我们身后是战区空域,是祖国的领空线!”

    ...

    然而此刻徐峰并不知道的是,他和他所率领的麻雀,早已踏入更高维度猎手的陷阱,一举一动,在对方的眼里都显现无疑!

    造成如此的原因,是纯粹而极致的性能碾压。

    徐峰所驾驶的G-7G战斗机机头下,那台老旧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有效探测距离不足 30 公里。

    而歼-16 多用途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A),对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能达到惊人的240公里,即使是对上五代隐身战机如F22,探测距离也能达到110公里!

    所以光就西方战区一级飞行员徐峰讲话的这么一会儿,隐藏在暗处的歼16战斗机编队,已经对G-7G战斗机编队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精确识别、稳定跟踪.....甚至还抽空模拟了多次火控级锁定....

    “磐石呼叫,编队爬升至 5000 米高度,扩大搜索范围。”

    被蒙在鼓中的徐峰继续按照标准作战程序下达指令,右手前推油门杆,点燃了加力燃烧室。

    嗡~

    下一秒,G-7G战斗机尾部喷口瞬间爆发出更耀眼的橘红色烈焰,机体在澎湃推力下开始加速爬升。

    然而,就在加力点燃的瞬间,徐峰耳机里原本规律的背景电流白噪声,似乎极其轻微地扭曲了一下,夹杂进了一丝难以名状的、极其短暂的规律性脉冲干扰音。

    这个细微到几乎被引擎轰鸣声掩盖掉的变化,徐峰未能及时捕捉。

    ...

    高度:7000米,方位:G-7G编队西北,距离:80公里

    歼-16猎鹰编队

    “猎鹰领队呼叫各机,目标编队,高度4800,航向220,速度0.8马赫。正在进行战术爬升。”代号‘猎鹰一号’的歼-16长机飞行员,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他面前的多功能显示器(FD)上,八个代表G-7G的光点清晰稳定,旁边不断刷新着高度、速度、航向甚至雷达工作模式的参数。

    有源相控阵雷达强大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性能,使得猎鹰编队如同开了全图透视。

    “猎鹰02收到!目标雷达参数持续采集中,特征稳定。确认其雷达扫描模式为中等PRF(中脉冲重复频率),扇扫范围±60度。无火控级扫描迹象。”

    僚机飞行员报告道,他的综合电子战系统(EW)正贪婪地吸收着G-7G雷达泄露的电磁信号。

    “猎鹰03收到!目标编队队形保持良好,长机位于前导位置。未发现其僚机有主动雷达开机迹象,可能依赖长机引导或目视。” 另一架歼-16负责监控G-7G编队的整体态势。

    “猎鹰领队收到。高度优势、速度优势、态势感知优势均在我方。立即执行‘幻影’干扰方案,测试目标反应。” 猎鹰一号歼16长机飞行员语气玩味的下达命令。

    “保持距离,注意规避其理论目视范围,开始执行!”

    ...

    话音落下,很快,高度5000米的G-7G编队通讯系统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滋滋....噼啪!

    就在G-7G编队刚刚稳定在5000米高度,准备展开扇形搜索时,徐峰和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