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第284章 数千年来渴求的梦想【求订阅】

第284章 数千年来渴求的梦想【求订阅】(1/3)

    “这是选出来的小组成员名单,对外公示后,就尽快通知下去吧。”

    数学学报编委会总部,主编办公室内,徐源刚推门进来便把手中文件给马智明递过去,并在后面特意嘱咐了这么一句。

    经过几天时间审阅,他最终成功选出了,适合加入黎曼猜想研究小组的人员。

    所以便赶紧过来,想着早点把名单下发过去。

    也好尽快完成小组的组建。

    正式开始黎曼猜想研究。

    这也多亏了他,在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做什么事情都精神高度专注集中。

    有着超强的效率。

    否则单是审阅这些试卷,估计都要花费很长时间。

    而原本对黎曼猜想的研究并不着急,毕竟这可是排在首位的世界数学难题。

    想彻底证明,是需要灵感的。

    但他却收到了德利涅发来的邮件,得知克雷数学研究所和国际数学联盟,同样组建了黎曼猜想研究团队。

    并且表示要在他之前证明黎曼猜想。

    明显是要打擂台,冲他来的。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越是不能让对方领先。

    否则自己这数学大师的名号,多少会受到影响。

    尽管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可海外数学家的水平同样不容小觑。

    尤其像陶哲轩这些菲尔兹奖获得者,都选择了加入进去参与研究。

    这多多少少会给他带来些压力。

    在转化为动力之后,在黎曼猜想的研究上,相比之前肯定会主动些。

    马智明正在办公桌上写着东西,注意到是徐源过来后连忙停下动作,站起身先是热情招呼其坐下,然后伸手将文件接过。似乎是没想到徐源这么快就选好了研究小组成员,脸上表情浮现出些许惊讶。

    “那么多试卷已经全部审阅完了?”

    刚下意识从嘴里蹦出一句,很快又想到徐源在效率上确实如此。

    便随即恢复了平静,重新坐回到椅子上,翻开文件查看上面的名单。

    随着目光落在文件上,几个名字顿时映入视线。

    其中还有熟悉的。

    不过这时他却显得有些遗憾,下秒抬起视线朝着面前的徐源看去。

    忍不住询问道:“就只选了五个人吗?”

    马智明作为数学学报主编,数学理事会理事长,自然知道这个机会意味什么。

    先不管最终能否顺利证明黎曼猜想,单是跟着徐源便能学到很多。

    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些不输海外的顶尖数学家。

    增加国内数学界底蕴。

    从这方面考虑,他肯定是希望入选人员越多越好,

    毕竟徐源从当选箐华大学数学院教授以来,还没有带过研究生博士生学生,有这次机会多教导些优秀数学家出来也是不错。

    但结果入选的却只有五个人。

    实在比他心里预想的,要少了很多。

    徐源从马智明的语气中,自然听出了对方想法,何况这事他也早就清楚。

    只是这次成立研究小组初衷,主要是尝试彻底证明黎曼猜想。

    促进数学的发展。

    给国家培养优秀数学家,只能是顺带的事。

    何况眼下还有着海外数学界的压力。

    所以贸然把不适合的人吸引进研究小组,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说不定会拖慢整个研究小组进度。

    甚至丝毫不夸的讲,哪怕是这五个人,还都是他稍微放低了门槛。

    否则人数还要更少些。

    “这几个人足够了,再多反而会起到反向作用。”徐源笑呵呵回答。

    马智明心里遗憾归遗憾,却也不会对徐源的决定有什么异议。

    再说组建这个研究小组,本就是徐源提出的。

    如果徐源依旧选择独自研究黎曼猜想,那么连这五个人都找不到这种机会。

    “五个就五个吧。”

    点点头沉声应了句,接着他又把目光投向文件上面的名单。

    在注意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后,脸上浮现淡淡笑容。

    “田振这小子果然入选了,我就说他在数学上还是有些天赋的。”

    说话时并未掩饰流露出来的喜爱。

    徐源自然对入选的五个人,都了解的非常清楚,对马智明口中的田振,那是更加的不陌生。

    对方在年龄上倒和他差不多大,都只有三十多岁。

    且经历也颇为相似。

    都是高中时期参加竞赛拿到金奖,在本科和研究生时期发表过有含金量的学术论文。

    毕业选择留校后,后面成为燕京大学副教授。

    并在霍奇猜想被证明后,通过引用徐-霍奇定理,成功用拓扑学证明了代数几何上的一个难题。

    凭此成功获得首届徐源数学奖。

    如今对方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