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第250章 稳态微聚束项目【求订阅】

第250章 稳态微聚束项目【求订阅】(2/3)

,数学家在研究某项内容时能提出自己的猜想。

    可要想将其证明变成定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有代表作性的,无疑是他前不久,刚证明解决的霍奇猜想。

    也就是说,目前赵翔提出的稳态微聚束,还仅限于概念层次。

    需要完成实验的理论分析,和物理设计,并开发测试实验的激光系统,完成实验数据分析和文章撰写。

    证明稳态微聚束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在其他场景中进行应用。

    当然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甚至有可能实验进行到中间的时候,就会发现此概念是错误的。

    如此导致先前所有努力,全部前功尽弃。

    但既然能让杨老也如此看重,想必确实存在比较高的科研价值。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便不再多想,当即又开口追问了句。

    “不知道杨老是想让我做些什么?”

    “我很清楚,你小子对高能物理的研究,丝毫不比物院那些教授差。”

    “要是能行的话,你和赵翔共同实验稳态微聚束,我相信很快就能有显著的成果。”

    “你的物理天赋和水平,要是不能发挥出来,对物理界来说损失可就太大了。”杨老立刻接过徐源的话回答。

    讲到最后两句时,脸上堆满了对徐源的欣慰笑容。

    这段时间,徐源来科学馆,有时和其他物理教授交流讨论,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他都看在眼里。

    对徐源可谓是非常惜才。

    心里恨不得把徐源从数学院弄过来,专门去研究物理知识。

    他相信凭借徐源的天赋,肯定能有一番作为。

    毕竟他出身物理领域,自然也希望徐源能投身物理界研究。

    虽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徐源更不会主动放弃数学。

    但怎么也要让徐源,在物理上面出出力。

    发光发热下。

    刚好赵翔重新提及自己的稳态微聚束概念,他觉得非常有研究价值。

    应该尽快发起该项实验。

    所以便想促成这件事,并想到了徐源。

    听到杨老是想让他参加微聚束项目,徐源心里面也是哭笑不得。

    没想到自己才闲下来,每天只需要审稿论文,就又要跨界参加新项目。

    还记得当初他正是给材料院的邹敬教授帮忙,结果研发出了新型结构磷酸铁锂电池。

    如今这种新型电池正逐渐占领市场,比亚迪方面也推出了新型号电车。

    正是搭载了,新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车续航里程轻松超过五百公里。

    和特拉斯的电车展开激烈竞争,抢占国内市场。

    不过相比较从数学跨界到材料领域,物理倒是跨度还更近些。

    毕竟数学物理不分家嘛。

    仔细想想,他确实还没参与过物理项目,何况还是这种涉及到光源的新概念。

    参与项目的话,对他来说确实是新奇体验。

    另外除了高能物理外,他还对量子力学感兴趣,想要把量子应用在无人机上避免干扰。

    尽管还在构想阶段,之后肯定要具体投入研究。

    眼下先研究下高能物理体验,倒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反正目前他除了审稿,确实没其他要紧的事,有时间参与稳态微聚束实验。

    但相比赵翔,在高能物理领域,他毕竟还是新人。

    为此他并没有立刻答应。

    反倒是谦虚了句。

    “赵教授的稳态微聚束概念,涉及同步辐射光源,和电子激光加速器光源。”

    “在这方面我之前并未接触过。”

    “恐怕会……”

    话语还没有完全说完,却听赵翔教授突然抬手忍不住接话。

    “徐教授你太谦虚了,你的名字如今在全球学界范围内都很有火,大家对你的实力和天赋都是认可的。”

    “况且杨老对你的高能物理水平更是赞不绝口,我早就盼望着私下交流呢。”

    赵翔想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是非常的清晰,明显很希望徐源加入。

    换做是别人,哪怕有杨老推荐,他都会认真考虑。

    毕竟在此之前并未参与过物理项目。

    证明世界数学难题虽很困难,但和物理实验研究还是存在些差别。

    贸然加入到项目中,对接起来说不定会拖慢进度。

    当初他在偶然的机会下,提出稳态微聚束概念,却并没有很重视。

    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多大把握,能证明此概念是切实可行的。

    还是杨老认可了他的概念,并给予了指导,使得他对稳态微聚束更有信心。

    此次选择发起该项实验,也是想彻底证明,把这项技术具体应用。

    扩大国内光源的科研前景。

    所以他对此实验是非常重视的,肯定不希望被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