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竟是一个山谷,山谷内有一栋栋木屋子,还有一些居民在生火造饭。
这些居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赵都安一眼扫去,发现除了小孩子外,几乎都是修行者,只是修为大都不算高。
这些人的衣服有些粗糙,很多是用兽皮缝制的,也有一些有身份的人,穿着布衣,针脚略显粗陋,像是自己制作的。
容貌与外界倒是没有太大不同。
这些人显然认识裴念奴,表现得极为尊敬,并且对赵都安一行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
过程中叽里咕噜询问了什么,话语有些晦涩难懂,但仔细听,又似乎与外界的语言属于同一种。
“是启国北地居民的方言。”拓跋微之忽然说道:
“仔细听,可以分辨。”
赵都安愣了下,想说什么,前方的裴念奴却转回身,看了他一眼,说道:
“这些人原本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只是已经许久不曾与外界沟通。”
徐贞观说道:
“前辈的意思是,他们是启国百姓?”
裴念奴不置可否,又说道:
“这个村子,叫桃花源。”
桃花源……别人并没有感觉,但赵都安却心中一动,是巧合?
还是故意用了地球的典故命名?
不过他旋即又意识到了不对劲:
按照拓跋微之的说法,一千年前,牧北森林内的确存在少量居民,但后来一场巨大的山火,那些居民已经逃走了才对,之后出现了屏障,这里成为了禁区,也再不会有百姓进入。
所以,这些人是当年那批没有撤离的居民的后代?
还是后来进入这片森林,却再也没有出去的人的后代?又为什么不离开?
种种疑惑,令他眉头紧紧颦起。
不过,了解了裴念奴性格的他却没有追问,而是闭上嘴巴,与女帝等人一起进了村子。
……
当夜。
桃花源的村民们筹备了一场朴素的宴会,欢迎他们的到来。
村民们在广场上摆下桌子,点燃篝火,用烧制出的陶盆装着一块块烧烤熟的肉,又搬出一坛坛果酒,以及许多稀奇古怪的,不存在与外界的菜蔬。
女帝的心思却不在吃食上,而是忍不住开口:“这里是前辈要带我们来的地方吗?”
这个村子太普通了,没有预想中的,她要找的人。
裴念奴坐在椅子上,用手中的短剑切割着一大块喷香的肉,摇头道:
“不是。”
不是?张衍一捋着胡须:“那为何要停靠在此?”
裴念奴眼神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理直气壮:“我饿了。”
张衍一:“……”
好吧,终归是自己一行人太过心急。
这时候,闷头吃喝的拓跋微之打开了一个酒坛,抱起来喝了口,然后低呼一声,伸出小手,探入酒坛中,然后在众目睽睽下,抓出来一颗内丹。
张衍一眼睛一亮:
“成色上佳的妖丹,这放在古时候,也是好东西,如今外界更是极为罕见。”
赵都安也打开一坛酒,发现里头也有一颗,显然,这东西在这里就是拿来泡酒的,类似老山参的作用……
紧接着,他们又惊讶地发现,餐桌上用来包裹肉的香叶乃是外界价值数百两一片的珍贵植物。
那盘子里切碎的,各种“干碟蘸料”,更都是极名贵的珍稀草药。
这座尘封太多年的森林,如同一座宝藏,给了几人极大的震撼。
一顿晚饭吃完,裴念奴站起身,没有留宿的想法,而是带着几人辞别村子,准备继续出发。
村民们走到村口相送。
而就在双方告别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只见人群后头,一个穿着布衣,头发花白散乱,似乎有些疯疯癫癫的老者挤开人群,瞪大眼睛,直直地盯着赵都安。
忽然双膝一软,跪在地上,激动地朝着赵都安叩头,口中还用方言大声地喊着什么,不断地重复着……
而周围的村们们忙去搀扶他,将人带走了。
“这是……”徐贞观忍不住询问。
裴念奴淡淡道:
“这是桃花源的上一任村长,后来太老了,神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便不怎么出来了。”
张衍一问道:“他方才喊什么?”
裴念奴没有回答,而是转身往竹筏上走,淡淡道:
“时间不早了,出发吧。”
几人面面相觑,也都沉默地跟上,只是赵都安眉头皱的愈发紧了。
不知有没有听错,他方才隐约分辨出老村长的北地方言中的几个词,似乎是……
“大师。”
大师?他叫谁大师?他又将我们中的谁,看成了谁?
……
接下来旅程中,赵都安脑海中,不时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