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赵都安也没法强迫她,他观想出的这个“前辈”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就如赵都安也曾尝试询问裴念奴,她与大虞太祖的关系,以及当年的一些隐秘。
但裴念奴从来都拒绝回答。
“……前辈,实在不行,我愿意付出给你念三回话本作为报酬,如何?……五回?十回?……”
赵都安不死心,尝试以利诱之,但裴念奴如死机一般,不搭理他。
这是真生气了?还是我讲的故事不够精彩了?赵都安大吃一惊,心中暗暗焦虑。
以往无往不利的贿赂竟失效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的你不回答,年轻时的你可未必!”
赵都安嘀咕着,起身回了床铺,将自己摔在床上,吐纳呼吸,进入《大梦卷》。
……
恍惚间,赵都安出现在了一座山林庙宇中。
大梦卷内,也是夜晚,天空上繁星点点,这里是画卷中的六百年前,启朝末期的天空。
“噼里啪啦。”
赵都安盘膝在一丛篝火前,睁开眼睛,他此刻是一个少年的模样,穿着素色道袍,梳着道人发髻。
火光从眼前扩散开,照亮了周围的破烂庙宇,再往外,火光迅速湮灭在黑夜里。
这里是六百年前,大约对应如今的西平道的某片山林中。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赵都安在梦中以小镇少年的身份,跟随年轻时的裴念奴行走江湖。
一路见惯风土人情,也见到了不少早已消失在历史中的江湖门派。
例如拜火教,就是其一。
不过当前的时间点,赵都安师徒二人已经离开了拜火教的地盘,继续行走江湖历练。
这个时间点的裴念奴,也有了世间境实力,在江湖中虽不是第一梯队,但也地位不低。
赵都安身为她的弟子,也了解到了裴念奴的一些往事。
比如:
她年轻时,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与邪道术士对抗,恩,这个年代的邪道术士很强大,远比六百年后更厉害。
后来,众人陆续受伤,解散归家,唯独裴念奴依旧在成长。
如今,成为了世间高品的她,在逐一拜访曾经那些同伴的住处,只是当年闯荡江湖的同行者,或已金盆洗手,告别江湖,或是干脆已经死了。
恩……
这趟旅途,多少有点《葬送的芙莉莲》的意思……
此刻,破庙外头传来脚步声,黑暗中浮现出一个戴着银色面具,披着斗篷的女侠的身影。
恩……芙莉奴回来了……赵都安精神一震,起身迎接:
“师父。”
“恩,”年轻的裴念奴将手中打猎来的一只小兽丢在地上,淡淡道:
“饿了,烤熟来吃。”
然后就大摇大摆,坐在一边等开饭。
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熟稔地处置食材,口中说道:
“师父,武夫有办法在足够远的距离,袭杀术士么?”
然后,他将自己现实中掌握的诸多力量,与敌人大概的情况说了一遍。
这种提问很突兀,但赵都安早已发现,《大梦卷》内的裴念奴虽看似智慧,但实际上,并不是“活人”,与《武神图》内的老徐差不太多。
只是一个npc……因此,哪怕这种奇怪的对话,对方也不会“起疑”。
真正像个活人的,只有《六章经》内隐藏的那个裴念奴,别无二个。
果然,听完他的问题的裴念奴【银甲版】思忖了下,忽然站起身,再次走入庙外。
不过这次她没走远,而是很快带着几根竹子走了回来。
竹子?赵都安若有所思。
……
同一个夜晚,云韶院灯火通明,监军王琦兴尽而返,乘坐马车返回军营。
抵达军营内的住所,原本一脸醉意,大腹便便,好色名声在外的王琦目光陡然清冽起来。
仿佛浑然没有半点醉意,端坐桌案后,开始逐一翻看军中其余几十名“监军”送来的折子。
这是他每日的工作,今日依旧相安无事。
“吩咐底下的人最近机警一些,如今朝廷看似没有动作,但薛神策既已回返东线,那个赵都安势必不会毫无动作,很可能动手牵制我们。”
王琦冷静说道。
屋内一名来汇报的监军惴惴不安:
“大人您是担心,对方会来实施刺杀?”
王琦沉声道:
“那赵都安颇为奸诈,手下还有数名世间境可调用,不可不防。不过,我倒盼着他派人来刺杀我,只要对方敢动手,必教其有来无回。”
说话的同时,这名身材富态的监军大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只巴掌大的古旧的青花瓷碗。
瓷碗底部窑口竟是红色符箓文字,碗中撑着一汪清水。
只是无论瓷碗如何摇晃,哪怕颠倒,碗中的水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