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696章 公孙康:什么,那萧方竟要冰封襄平城?

第696章 公孙康:什么,那萧方竟要冰封襄平城?(1/2)

    时光匆匆,两月之后,汉军在城外成功筑起数道土墙。

    土墙高大厚实,联绵不绝,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俨然变成了一座死城。

    土墙上,汉军士兵们严阵以待,弓弩上弦,刀剑出鞘,随时准备迎接敌军的反击。

    萧方围而不攻,摆出一副与公孙康比拼家底的架势。

    公孙康以为萧方粮草充足,能够与他一直耗下去,却不知萧方心中早有盘算。

    汉军在围城期间,源源不断的粮草被运往前线。

    运粮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辆辆粮车满载着粮食,在官道上蜿蜒前行。

    尽管此时已入雨季,道路泥泞不堪,车轮在泥泞中艰难地转动着,但粮草始终供应充分,从未出现过短缺的情况。

    这背后,只因大汉国力雄厚,底蕴深厚。

    各地官府积极组织百姓运粮,百姓们纷纷响应,他们推着车背着粮袋,不顾风雨,将粮食送到前线。

    而襄平城中,公孙康的信心却日渐低落。

    城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恐惧和绝望。

    据柳毅此前分析,汉军最多围城四月便会退兵。

    然而,转眼之间三月已过,汉军却毫无退兵的征兆。

    柳毅推算失策,这让公孙康怎能不忧心忡忡。

    他整日坐在府中,眉头紧锁,茶饭不思。

    襄平城中粮草仅够支撑半年,转眼间三个月已过。

    为了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公孙康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减少军民的供给。

    士兵们原本就食不果腹,如今口粮又大幅减少,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他们的斗志也随之受到严重挫伤,训练时也无精打采,战斗力大打折扣。

    百姓们被强行征调粮草,更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百姓们的抱怨声和哭声。

    粮草虽勉强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柴草却已远远不够用了。

    城池被围,辽东军根本无法外出打柴。

    他们四处寻找柴草,把城中的树木砍得精光,连树枝树叶都不放过。

    烧尽柴草之后,他们只能无奈地拆毁房舍生火。

    一时间,城中烟尘弥漫,哭声震天。

    又是半月过去,冬至悄然而至。

    天空中阴云密布,寒风呼啸着席卷而来,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冻结。

    初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瞬间将大地染成了白色。

    气温骤然下降,襄平城内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

    城中房舍的门窗早已被拆毁用于烧火,根本无法抵挡风雪的侵袭。

    寒风如刀,透过破败的墙壁,直直地灌进屋内。

    满城军民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的身体被冻得通红,手脚也长满了冻疮。

    孩子们冻得哇哇大哭,老人们则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在饥饿与严寒的双重折磨下,襄平城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而高句丽的援兵,却迟迟未到,公孙康心中的绝望之情,愈发浓重。

    他整日坐在王座上,眼神呆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又半月过去,北风呼啸而过,大雪纷纷扬扬降下,气温已然降至冰点以下。

    整个襄平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变成了一座雪覆的孤城。

    正午时分,萧方裹着厚厚的袍子,出现在襄平城门前。

    他身后,汉军将士们结列成阵,浩浩荡荡向前推进而来。

    将士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襄平城宣告着它的末日即将来临。

    在那巍峨城头之上,尖锐刺耳的示警声如惊雷般骤然炸响,划破了襄平城上空。

    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肆虐,一群辽东士卒被无情驱赶至城头,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他们的脸颊早已被冻得发紫,嘴唇也干裂得渗出血丝,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却又不得不强撑着。

    此时公孙康也匆匆赶到了城头。他目光死盯着城外那隐隐约约的敌军身影,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尔后,他猛的转过身,对着身后的辽东军卒鼓舞道:

    “将士们,拿出你们的血性来,今日,我们定要让那来犯的汉狗有来无回!”

    辽东军卒们听闻此言,心中虽仍有恐惧,但也被公孙康的豪言壮语所激励,纷纷握住了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之色。

    城外,汉军阵营中,萧方却冷笑起来。

    接着,萧方扬起手中的马鞭。

    刹那间,令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汉军阵型瞬间变换,只见一根根粗壮的树干被缓缓推上了阵前。

    紧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汉军士卒们竟在阵前生起了火,开始煮起雪来。

    炽热的火焰舔舐着锅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