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的数千伤兵在夜间因为失温被冻死,如果不是后续主力来得快,他们可能第二天就得被俄军赶出城。
第三天,俄法两军的主力都赶到了埃劳城,俄军主力六万余人沿着巴克莱中将修建的防御工事,分两列列阵,队伍延绵四五公里长,且在左右两翼有村庄作为掩护,能极大程度防止被法军突袭后方。
而法军只能被迫在埃劳城外列阵,背靠城市,仰攻位于城北高处的俄军,双方之间的一片开阔地,成了两军交战的主战场。
上午十点多,俄军利用在城北高处架设的火炮,居高临下猛轰埃劳城中的法军。
法军没有想到俄军竟然有四百多门火炮,准备不足,一时间被轰的死伤惨重。
随后,法军的炮兵也开始轰击俄军阵地,不过由于是仰攻,且法军的火炮不足一百五十门,明显处于下风。
是以,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炮战之后,法军扛不住了,兵力只有四万五千,比俄军六万七千少了两万多人的法军,被迫主动仰攻。
幸好在这个时候,路易.达武元帅赶到,他率领一万五千人从新的方向进攻俄军左翼。
这让本尼希森伯爵有些猝不及防,只能动用后备骑兵部队。
他命令俄国著名贵族将领德米特里.戈利岑,率领四千哥萨克骑兵用进攻的方式延缓路易.达武的攻势。
戈利岑将军完美完成了任务,等到他被路易.达武以猛烈炮火击退的时候,俄军已经在左翼完成了部署。
路易.达武所部随后数次进攻,都遭到俄军火炮居高临下的轰击,死伤惨重。
拿破仑见状,立刻调整策略,俄军既然把大量火炮调去轰击路易.达武所部,那中路就肯定空虚。
他命令法军元帅夏尔.奥热罗率两万精锐,直扑俄军中路,让.苏尔特元帅率一万人进攻俄军右翼进行策应。
拿破仑确实很有战争天赋,他敏锐察觉到了俄军的变化,此时俄军中路确实非常空虚。
但法军比较倒霉,就在奥热罗元帅一步步接近俄军空虚中路的时候,战场上突然刮起了暴风雪。
凛冽的寒风吹的士兵东倒西歪,鹅毛大雪完全遮住了他们的视线,能见度只有不足两米,根本看不清方向。
虽然这样的暴风雪可以掩护进攻方,因为俄军装备落后,燧发枪的燧石太劣质,暴风雪中点火成功率不到五成,但这暴风雪也让法军的进攻因为视线不佳而偏离了方向。
等到半个多小时后暴风雪变小,奥热罗元帅惊恐的发现,法军竟然一头撞到了俄军左翼。
要知道为了击退路易.达武所部,俄军七成的火炮都在这边。
而山坡上个的俄军也突然发现,法军主力撞到了他们的炮口上,当即兴高采烈的一顿猛轰。
尽管奥热罗发现不对的第一时间就下令进攻,法军也确实发扬了战斗力顽强的传统,有两个师甚至突入了俄军的阵线,但几百门火炮的威力还是太大了。
只用了一个小时,奥热罗元帅的两万人就死伤超过六千,连奥热罗本人都被炮弹击中,战马当场成为碎片,奥热罗身受重伤。
下午一点,奥热罗所部支撑不住开始后退,进而将整个法军中军都给带动了,俄军趁机以两万五千步骑追杀过来。
为了挽救败局,拿破仑只能命令缪拉率领的五千骑兵出击,阻击俄军对法军中军的追杀。
在漫天风雪中,尽管天气严重迟滞了骑兵的速度,缪拉还是以五千骑兵,不但成功阻止了俄军的追击,甚至还撕裂了俄军的阵型,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差点把两万多俄军给打回去了。
这简直就是对缪拉这种脖子以下世界级选手,量身定做的战斗场景。
不单单因为他英勇无畏,以少胜多击破了俄军追兵,还因为他又上头了,竟然追着俄军一路冲到了俄军的阵地前面。
正好俄军的火炮移动了过来,缪拉一头撞过去,直接吃了一波满的霰弹。
狂风暴雨般葡萄大小的铅弹,把缪拉五千骑兵打的死伤惨重,连悍将多普尔将军都被火炮击中战死。
这时候刚被缪拉冲散的俄军开始重新整队,缪拉也发现自己反而陷入了俄军的包围中,形势非常危险。
好在拿破仑指挥出色,立刻命贝西埃尔元帅率三千近卫骑兵去接应,两人合力再次打退俄军,成功脱险。
到了此时,俄军出动接近三万精兵,却被法军用八千骑兵击退,甚至还一度溃散,他们立刻就遭到了反噬。
在法军右翼,路易.达武趁着俄军大举出击的机会,穿插到了俄军中军处,开始反击。
俄军指挥官本尼希森伯爵的大炮移动不便,光靠步兵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一个小时后,代替奥热罗元帅角色的路易.达武元帅所部攻破了俄军防线,占领了埃劳城北的高地,他拯救了法军。
随后,路易.达武元帅开始在高地架设火炮轰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