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有能力将航天器送到月球,说实在的全世界没有什么怀疑。
毕竟当年苏联多个月球探测器都是送往了月球,其中不乏进行软着陆的。
此次华夏的月球侦察卫星,近距离地拍摄生命舱,将画面发送回地球。
终于在不断进行变轨后,已经到了适合的窗口,生命舱开始进行软着陆,生命舱呈现着一抛物线,然后当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火箭发动机启动,火箭推力让生命舱的速度不断下降。
生命舱到了一定高度后,火箭与生命舱进行分离。
此时生命舱距离地面已经不高了。
随后,生命舱自带的推进器,对生命舱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微调着。
正当无数人暗暗祈祷,生命舱要稳稳落在月球表面的时候,意外还是出现的,这个生命舱距离第一个生命舱的降落地足足有三公里,而且也是大幅度倾斜了。
“航天技术是高精尖技术,代表着地球人类最高发展水平,美国人能够控制着降落地仅仅距离3公里,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专家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华夏人有句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也适应在航天器的着陆上面,也许误差只是1毫米,可是实际着陆点可能偏差数公里甚至十公里。”
“据说美国生命舱质量极好,这种倾斜度,生命舱都能照样运行,只需要航天员抵达月球,因为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航天员借助工具很容易就可以将它归正。”专家介绍着:“两个生命舱,可以帮助十个航天员在月球生活一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NASA公布的计划,下一步就是美国载人登月,将航天员送到月球。”
与此同时,CNSA也在官网发了祝福信,祝贺NASA将第二个生命舱送往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从而证实了NASA确实将第二个生命舱送到月球表面,特别是那张倾斜的生命舱照片,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第二个生命舱成功在月球进行软着陆,并没有让美国人太高兴。
毕竟以前美国都进行了好几次载人登月了,现在区区将生命舱送往月球,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要知道,央视直播,还有在直播着华夏将机器人、玉兔工程车送往月球表面,每天都在进行着工程施工。
这些月球机器人、玉兔工程车,每天24小时在进行工程施工,那简直是如同科幻一般。
到现在为止,华夏在月球的机器人已经有20个,玉兔工程车有3辆。
这一切都在表明着,华夏航天局要进行载人登月以及在月球建立永久性科考站,并不是开玩笑的,而是真真正正地在做。
而且更让全世界无语的是,华夏航天局将再次进行无人登月,将更多的月球机器人和玉兔工程车送往月球表面,用于修建在月球的设施。
每次看到华夏的月球机器人和玉兔工程车,很多人都不禁头皮发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里面可不仅仅体现着华夏的载人航天技术,确确实实地可以将人送往月球表面,更重要的是华夏在仿生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水平。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简直是比华夏载人登月更加恐怖。
当年华夏提出的华夏制造2025,可以说全部实现。
甚至可以说是超额完成。
想当年,华夏提出华夏制造2025,那可是被冷嘲热讽的,觉得华夏这是异想天开。
但是华夏就是这么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去努力,结果现在距离2025年都还有10年,华夏却已经实现了当年华夏制造2025所规划的目标。
华夏将机器人、工程车送往月球,还能每天24小时工作,这种简直是难以想象。
至少目前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做得到。
哪怕是美国将生命舱送往月球,也没法像华夏这样,将机器人、工程车送往月球然后让机器人、工程车进行工程施工。
这可代表的,不仅仅是华夏在月球轨道的通信技术很强,更代表着华夏已经在月球表面建设了通信基站,更代表着华夏对月球的研究很深、而且在仿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领先于世界。
虽然说,那一次华夏航天局是将机器人、月兔车送往月球,太空舱并没有返回月球,但是世界各国都会忍不住猜测那太空舱,是不是有什么奥秘。
或者说,那太空舱是不是华夏在月球永久科研基地计划内容之一。
与美国两个生命舱东倒西歪不同,华夏这个太空舱,那可是完完整整地非常正。
世界各国看着央视直播,看着月球表面那条宽80米的跑道不断地在变长,可以说不同的人感受是绝对不同的。
在地球上,华夏是基建狂魔。到了月球上,华夏也是一副基建狂魔的样子。
美国将生命舱送往月球表面确实很受关注,但是华夏的月球机器人和月球工程车在月球施工修路